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淡水养殖 » 小龙虾养殖新手三部曲之老手打怪升级曲

小龙虾养殖新手三部曲之老手打怪升级曲

作者:尘风发布:2019-08-06 1:03:44阅读:5,275次

小龙虾养殖新手三部曲之老手打怪升级曲

  亲虾的认知

  一直以来对低等的生物亲本怀卵量数量级都是停留在十万级,主要原因有二:自然情况下产出的卵本身受精孵化率就不高,而且孵出来的幼体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夭折不能长大。但小龙虾亲本的怀卵量却只有100-300个,相反它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非常高,可达95%以上,这点和它打洞繁殖和双亲护幼密切相关。据了解目前已经开始有人涉足人工选育繁殖了,个人提个建议:由于小龙虾具有极强的领域特性,所以养殖户在放地笼收虾的时候,总是会发现有一两个特别大的虾头。如果有人愿意花精力把各个地区的虾头收集起来,然后放到一个池塘再进行暂养,通过人为加强不同种群最优质基因的杂交,那必然给越来越差的虾苗带来质的飞跃!当然作为普通养殖户,再留有亲本的时候,也注意购买异地的虾头,增加优质基因交流的频率,这样杂交产出来的虾苗在生长速度和抗病力上都会有很大提升!

  5-6月小龙虾大规模爆发性死亡


  各种学说的解释与认知

  小龙虾最典型的病害就是每年进入5月就开始大面积死亡,行业里称“五月魔咒”。关于“五月魔咒”真的是众说纷纭,有“亲虾说”、“弧菌说”、“病毒说”,也有“不明原因说”等等。“亲虾说”的核心是产卵后的亲虾死亡;“弧菌说”的核心是冰鲜鱼投喂带入,并且可以检测到弧菌;“病毒说”的核心复合白斑病毒的流行和发病规律,并且可以检测到白斑病毒。每一个学说出现之初肯定会找到另一种学说最严重的纰漏,然后再找到一些现象和相应的试验结果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貌似能让人信服,但内家人仔细一看就能看到其中致命的缺陷,然后就可能陷入无穷无尽的口水中了。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五月魔咒”和“EMS(早期死亡综合症)”一样,一年有个新观点出来,结果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该死和不该死的虾在30天左右还是死了。这两年大家就开始麻木了,知道所谓的学说,就像你去正规医院看病:先带你去各种检查,然后医院的医生(西医)告诉你是某某疑难杂症(比如某某癌症),让你明明白白的死。相反如果你去一个老中医铺看病,老中医简单的了解了你的情况后,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就会告诉你应该吃什么药,注意哪些细节,而你按照他的方法,糊里糊涂就把病给你治好了。因为在中医的认知里面是没有任何疑难杂症的,只是问清楚你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去对照以往的经验配方给药而已。

  “五月魔咒”的理解

  医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有句话比较经典:“医有三品,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上医者知病治无病,中医者知病治有病,下医者治病不知病”。接触水产病害这么多年,现在回头想想这些年处理过的病害,再拿医圣的话一对比,我应该算一个刚刚由下医升级到中医的年轻小辈:“医欲病之病,知病治有病”。我个人觉得下医和中医的评判标准有两个:1、考虑和分析病害的过程中,有没有从流行病学考虑发生和死亡规律。2、对一个病害产生时,能不能清晰的区分出病因、诱因和死因。明明某种病害在当时的水温条件下,不可能发生,而还是有人去找论点来佐证就是那种病。最后也只能忽悠忽悠养殖户,一看就不是内家人。

  高温期水草管理难点

  看草的先后和判断依据

  前几年水产界非常流行”养鱼先养水“这句至理名言,经过这么几年的推广,每个养殖户都知道并且认可了这个真理。后面又一个专家提出”养水先养底“的观点,这句话在目前来看应该算得上是”定理“,在转化成真理的道路上,还得经过时间的验证。同样在小龙虾养殖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草好,虾就好“,这句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应该只能算得上一个”推论“。那如何判断水草好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个人从生物本身出发考虑:根是水草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根好那代表自生能主动吸收,那就有希望,俗话讲”能吃是福“就是这个意思。草头代表着新生,草头新绿,它自身有强有力的生存意念,那其他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根据自身跟踪和处理心得总结的两点:看草先看根,根好代表有希望;根后是草头,草头新绿问题不大。

  水草管理心得分享

  由前面的看草先后和评判标准来看,管理水草成功的关键在于草根。我个人认为草根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补充根肥,所以定期查看水草的根很关键。不管遇到水草的什么问题,先检查根,如果草的主根白净而且又粗又长的话,那肯定草根的状态还可以,针对表象问题简单的处理就行了。如果主根开始有点变黄,那应该是前段时间没有及时补充根肥;这时最好是先补充根肥,再针对性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根已经发黑或者没有根了,那处理起来就比较棘手了,可以先下一些强氧化性底改再补根肥,再来针对性处理,不过这个时候效果来得慢,而且有时候还得准备重新额外补草。

  高温期蓝藻的预防和处理

  蓝藻的发生机理

  蓝藻是水产界的老大难问题,各大专家教授都束手无策。研究了这么多年,目前公开发表且让人信服的发生机理几乎找不到,记得前两年水产论坛里有个土专家的说法颇有道理,在当时也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他的大意是池塘底部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带着高氮高磷的营养物质,小气泡在水面聚集形成黄色油状物,空气中的蓝藻种子被风带入塘中,附着在黄色油状物上面,从而在池塘迅速爆发起来。在今年之前,我个人也认可这个说法,由于今年情况特殊,给了我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重新认识了蓝藻。

  今年7-8月份异常的高温,加上降雨频繁,很多河蟹、小龙虾塘(由于有水草存在,池塘pH一直高达9.2)爆发了微囊藻水化。而且是杀死后,下一场雨,一天晴就又爆发微囊藻了。由于河蟹、小龙虾塘杂交存在的缘故,水质要求非常清(其他水产品种都是要求肥活嫩爽),所以蓝藻的发生、发展过程看的比较清楚,对研究蓝藻很有参考意义。微囊藻首先会形成悬浮在水中层的白色带蓝的小点(镜检是微囊藻),由于刚开始小白点少,很多人都没有留意,或者说见到了以为是悬浮的有机质。这种白点悬浮的时间从几天到十几天,才会在下风口聚集形成微囊藻水华(养殖户称之为“油蔓子”)。形成油蔓有个很典型的规律:如果连续几天的雨水,当天雨停了,第二天早上就能看到下风口看到油蔓子。笔者觉得产生这种雨后天晴高概率发生蓝藻的原因肯定和雨脱不了关系:可能真是因为雨水带来了空气中或者岸边上的蓝藻种子;也可能下雨导致水质返底把底部的蓝藻种子带入水中;也可能水体雨前就有悬浮的小白点,只是小白点少,养殖户没有观察到。至于真正的发生机理是什么,还望其他专家继续研究探讨。

  蓝藻的危害和常规处理思路

  蓝藻作为一种有害的藻类,会产生出蓝藻毒素,但是这些年的研究过去了。一直也没有哪位教授和专家公开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毒素(只是说对肝脏、神经有害),还是论坛里面的大神提出它是一种羟基化合物(带有-OH官能团的化合物),而且pH越高,毒性越强。前几年大家对蓝藻都是敬而远之,主要是找不到很好的东西分解这种蓝藻毒素的物质。一些生产蓝藻药的厂家都是悄悄的在潜伏在论坛、微信、QQ群,等待着愿者上钩的鱼。这几年蓝藻处理经验积累加上产品的升级,养殖户对“蓝藻分解精”的使用已经得心应手了。更有甚者扬言”蓝藻很好处理,我养殖出现蓝藻,一下蓝藻分解精就好了“。所以,蓝藻目前没有那么可怕了,真的很庆幸,水产上面的一个难题达到了一定的突破。

  养殖效益提高的方向探讨

  不间断的投苗、卖虾

  小龙虾生长周期短,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会自然繁殖(这点和罗非鱼很像),所以虾苗从4月一直供应到8月份一直有供应。和很多养殖户交流发现,凡是高产的塘都有一个特点:不间断的投苗、卖虾。具体做法:放苗后大概一个月开始每天下地笼补大虾出售,与此同时的是开始补虾苗到塘里。始终维持着每天塘里有大虾出,有小虾苗进,每天大虾和虾苗的进出量随市场行情和存塘量灵活调整。商品虾价格好时可以多放几个地笼收,同时把出售虾的规格放小一点(中等规格的虾一起出售);市场价格不好的时候少放几个地笼,同时把出售规格放大一点(中等规格的放到塘里继续养)。虾苗的补充量就按市场易得性和卖出大虾的量择机补充。

  错开上市集中期,解决淡季一虾难求的局面

  前面提到小龙虾上市的集中期市5~8月,但作为市场来讲,全年都有需求。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所以非大量上市的时间虾价就高,就像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模式一样,错开上市高峰,打季节差,效益自然好。目前比较容易实现的做法:

  1、在三月底四月初抢购第一批出洞的虾苗,把投苗密度放小的同时,加强营养投喂,赶在五一劳动节前上市;

  2、八月份的时候把大虾和中虾基本出完,尽可能多寻找市场上今年的最后一批虾苗,放苗密度加大的同时,注意加深水位。进入九月就随着虾苗的长大存塘量的增加,慢慢出售大虾。

  后记

  文章也到这里,可以算是终止了。个中观点有很多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提出来一起探讨。也感谢这些年在水产道路上给过我建议和意见的各位老师们!!俗话说得好“新手怕老手,老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在水产认知的道理上,新手胆大容易搞泛塘;老手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高手容易管中窥豹,忽略病程和发病规律导致失手的情况。从业人员在久病成良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是喜欢用这句话结尾:“知识就像沙子,大家只要都把自己找到的沙子丢进一个瓶子里,就都能看到瓶子里到底是什么美味。”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