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稻田养小龙虾模式为主的稻渔产业发展迅速,广大农户对稻田养小龙虾具有较高积极性。但是在调查和指导中发现,很多农户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特别是对小龙虾的管理技术和经验较为欠缺。为有效提升技术水平,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我局从海宁实际出发,通过总结本地的成功案例和技术经验,汇编了《海宁市稻田养小龙虾50问》,供广大农户朋友们学习借鉴。
1:稻田养小龙虾的原理是什么?
稻田养小龙虾,是以稻田为生产场所,进行水稻和小龙虾的轮作或共生。小龙虾是一种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泛的甲壳类动物。通过稻虾结合,对原有稻田生态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物质能量的循环和利用。稻田为小龙虾提供食物、遮阴、栖息和活动场所,小龙虾的多余饵料、排泄物又可肥田,且该系统还具有生态防病作用,可控制杂草生长、减少水稻病害发生。小龙虾在稻田内自然过冬,可自繁自育,相对于其它稻田种养模式而言,养殖成本和风险更低。
2:有哪些适合我市的稻田养小龙虾模式?
从共生和轮作角度来看,各地形成了很多模式的稻田养小龙虾模式。我市从2017年开始稻田养小龙虾,通过这几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稻田养小龙虾“369”共作模式,技术上较完善、适合在我市推广。
模式基本情况:第一年的3月至4月放养虾苗,4月至5月是小龙虾的主要生长季节,小龙虾一旦达上市规格即可起捕,可一直捕至6月上中旬,然后种植水稻,8月至9月按小龙虾存塘情况补放一批亲虾,10月水稻收割后提升水位,养虾至翌年。从第二年开始3月至4月就可起捕销售虾苗。
此外,我市还在试验稻田养小龙虾全轮作模式,即每年的3月至4月放养虾苗,养殖至6月种水稻前全部起捕。该模式与“369”模式相比,不需开挖环沟,只需加高田块四周田埂,生产投入更低、操作更简便,完全不影响水稻种植。
3:田块应该怎么选择?
为满足小龙虾生长需求,田块保水能力要好,塘埂不渗漏,且进排水方便。
为确保环沟开挖比例符合要求,建议以30亩以上稻田为一个单元,根据操作方便的原则,以50亩左右为宜。
4:田块如何改造?环沟具体应该怎么开挖?
田块改造可以概括为“高垄深沟”:
沿田块三面或四面开挖环沟,并留出机械便道,便于农机设备进入田面。环沟总面积不得超过原种稻面积10%。
环沟坡比以1:1为宜,沟底宽1米以上,以满足小龙虾活动。利用开挖环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原有田埂,使田埂至坑底高度在1.8米至2米,以保证环沟最深水位1.5米以上。田埂宽以1米至2米为宜,要逐层夯实。在田埂一侧的坡腰建造40厘米左右的二级小平台,田面需高出沟底1.2米以上。
5:为什么水深这么重要?
小龙虾生长适宜温度在15℃至28℃,它会通过挖洞以躲避高温或低温。所以在夏季和冬季通过提高环沟水位,从而稳定底层水温,帮助小龙虾安全越冬过夏。
6:为什么要建造二级小平台?
通过建造二级小平台,在小平台上种植养虾,可防止坍塌、减少泥沙流入沟底。
7:三面沟和四面沟有什么区别?
环沟开挖的基本原则就是环沟占比不能超过原种稻面积10%。从生产上来看,环沟是否贯通对小龙虾养殖没有大影响,而且实际在建设过程中,三面沟比较容易控制环沟占比,而四面沟要控制占比的难度非常大,且投入的成本更高。
从田间生产操作来看,三面沟更方便于机械操作且安全性更高,而四面环沟需要预留机械便道,捕虾季节水位较高,机械便道界限模糊,人工下田容易踏空掉入环沟,且长时间泡水,两边容易坍塌,机械下田安全性难以保障。
8:防逃设施要怎么设置?
防逃设施有很多材料可选,例如虾蟹专用防逃网(膜)、彩钢板、旧瓷砖、玻璃板等等,应尽量选择经久耐用的材料。防逃设施应设置在离岸50厘米以外,并向下直埋15厘米左右,面上留出30厘米以上,离岸距离过近容易导致小龙虾从底下打洞外逃,且容易影响田间作业。安装时,应每隔1至1.5米设置木桩,用于固定防逃设施。
9:清野清杂为什么特别重要?具体要怎么清?
鲫鱼、泥鳅等野杂除了抢食饵料,还会捕食小龙虾幼虾,严重影响养殖产量,所以彻底的清野清杂特别重要。
一是预防。需要在进水口安装100目网袋或者网箱,防止外河水源中的野杂鱼及鱼卵进入养殖区域。二是药物消杀。可使用茶籽饼以每亩30斤的量进行投放。具体使用时建议将茶籽饼、盐以100:3的比例加适量水浸发一天,呈半干半湿状后撒入水体中,效果最佳,消杀以后要及时将死亡鱼类捞出以免污染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