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落实以及《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修订,在不少水产养殖核心区域出台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中,将原有的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以及养殖区。有相当一部分原有的养殖区域变成了限养区,在限养区内,明确要求水产养殖废水必须达标才能排放。
在可以预期的将来,环保政策和法规的执法将越来越严格,那么,限养区内的养殖池塘内的养殖废水如何以经济,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养殖尾水达到环保政策和法规要求的标准再排放,成为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必须面对的问题。
常见的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分为截留,过滤,沉淀等物理方法;中和,絮凝等化学方法;微生物分解,净化等生物方法这几大类。
其中,在这些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中,将拦截沉淀的物理净化方法和通过微生物分解的生物方法相结合的人工湿地法是相对来说是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在日常的养殖中使用。
一、养殖废水的主要污染特征
养殖废水当中以大量的溶解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氮,磷为主要的污染特征。溶解有机物主要体现在水体的生化需氧量上,氮和磷的主要体现总氮和总磷超标,这些都是环保相关法律法规重点监测的指标。
1、养殖废水当中溶解的有机质以及氮和磷
在精养池塘中,由于配合饲料的大量投喂,有一部分饲料投入到水中,没有马上被鱼虾摄食,被摄食的营养物质在水生动物消化道内也有一部分没有消化,形成粪便,粪便和饲料在水中浸泡的过程中,一部分有机物和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此外,鱼虾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含氮排泄物以不同的形式通过鳃和尿液等途径排到养殖环境中,这些溶解到水中的物质以及鱼虾的排泄物共同造成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富含溶解有机物,氮,磷等元素。
2、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
养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配合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细小颗粒,投喂到池塘内后,没有被鱼虾摄食的部分。二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破碎后在水中形成悬浮物;三是增氧设备对池塘底部的搅动,造成池塘底部沉淀物的再次悬浮。四是底层鱼类和有在池塘底部筑巢习惯的鱼类,比如鳜鱼,鲤鱼,黄颡鱼等鱼类对池塘底部的搅动,造成池塘底部沉淀物的再次悬浮,五是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刺激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形成的悬浮藻类细胞。
二、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的原理
1、物理截留沉降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生长起来后,由于水生植物的根茎能够减缓池塘内水体的流动,降低风力对水体的扰动,这些都有利于流进人工湿地的养殖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的沉降,同时,由于植物根系以及茎叶的呼吸作用,会对养殖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起到减少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净化水质的目的。
2、植物本身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
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氮,磷等营养元素,因此养殖废水中溶解的氨氮和硝酸盐氮和磷都能够被水生植物的根和茎直接吸收利用,从而达到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净化水质的目的。
3、水生植物根系微生物对水体中溶解的有机物的分解净化
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对水的截留和滤过作用,促进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的沉降,根系上面附着的有机质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促进了根际微环境中的异养菌的生长,有利于微生物对养殖废水中的有机质的分解,促进水质的净化过程。
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够提高水体的溶氧,有助于养殖废水中的有机质的分解,也可以起到加快水质净化的作用。
三、水产养殖场人工湿地的配套面积
水产养殖场人工湿地的配套面积视放养密度,饲料投喂量,养殖废水的排放量,湿地自身的净化能力等多个因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投料鱼亩产量少于4000斤的中低产塘,配套的净化养殖废水的人工湿地面积一般在10%—20%。
四、水生植物的选择和种植
在人工湿地当中,水生植物的选择需要思考一下几点,一是水生植物的草种在当地易获得,二是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三是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对人工湿地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常种植的沉水水生植物有金鱼藻,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挺水植物有水花生,芦苇,菖蒲,菱角,茭白等,
从前文中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机理中我们可以得知,水生植物机体在水下的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养殖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的沉降,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溶解氧也就越多,因此多数情况下水生植物净化能力的大小是: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 >挺水植物。水生植物根系越发达,根系对养殖废水中的氮磷的吸收以及根系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越强,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的效果越好。
但由于沉水植物的茎叶全部位于水下,因此要求养殖废水的透明度不能太低,否则会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的生长。因此,在排放污染程度比较高的养殖废水净化池内,栽种水生植物的时候,可以选择将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搭配种植,在湿地周边的浅水区域种植挺水植物,在人工湿地的中心区域栽种沉水植物,根据繁殖不同的生态习性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在整个养殖周期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