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植物碎屑,也可直接投喂豆类、谷类、粮食加工余渣类、蔬菜类、无毒草类、螺肉、蚯蚓、蚌肉、蚬肉、死鱼、动物内脏、蚕蛹等饲料,都是其酷爱的食物。在养殖生产中,种植水草可以大大节约养殖成本。
水草是小龙虾不可缺少的营养源。已知水草的茎叶中往往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这些可以补充投喂谷物和劣质配合饲料时多种维生素的不足。此外,水草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尤其突出。交配中通常含有1%左右的粗纤维,有助于小龙虾对多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20~25°C,小龙虾摄食眼子菜昼夜可达自身体重的3.2%,摄食竹叶菜可达2.6%、水花生可达1.1%、豆饼可达1.2%、人工配合饲料可达2.8%,摄食鱼肉可达4.9%,而摄食水蚯蚓|高达第二节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小龙虾的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在<100勒克斯的弱光条件下,雌、雄小龙虾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并且不受性别的影响。
小龙虾在18:00~ 19:00摄食量最高:其次为19:00~ 20:00和14:00~15:00;小龙虾在其他时段摄食较少。但小龙虾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小龙虾的摄食种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摄食强度季节性特征明显。食强度以春、夏季为最高,摄食率均达到100%,食物充塞度在3级(含)以上的胃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3.4%和76.7%;秋季次之,摄食率为93%,3级(含)以上的胃占62%;冬季最低,摄食率仅为38%,3级(含)以上的胃占10%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摄食的最适温度为18~26°C;水温低于15°C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C或超过35°C,摄食明显减少: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水温在8°C以下时,小龙虾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笔者在生产中发现,小龙虾幼虾在冬季仍然摄食生长。2007年10月30日至2008年4月24日,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小龙虾苗种冬季培育试验,共计放养52.8万尾,培育成3厘米以上幼虾32.5万尾,成活率达61.6%。本试验表明:在最寒冷的12月、1月、2月,小龙虾仍能缓慢生长。
一.蜕壳与生长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一次蜕壳,身体的生长就产生一次飞跃。因此,小龙虾的个体增长在外形上并不连续,呈阶梯形,每蜕一次皮,上一个台阶。蜕皮周期可分为蜕皮、蜕皮后、蜕皮间和蜕皮前。国外也有学者将蜕皮后期分为软壳期和薄壳期,将其蜕皮周期分为蜕皮间期、蜕皮前期、蜕皮期、软壳期和薄壳期五个阶段。在自然水体里,幼虾经过3~5个月的生长能达到50克左右,长度可达到5.5~12厘米。幼虾脱离母体后,很快进入第1次蜕皮,换上柔软多皱的新皮,并迅速吸水增长,此乃生长蜕皮,由幼虾到成虾共蜕皮11次。和甲壳类动物不同的是,小龙虾无生殖蜕皮现象。
小龙虾的蜕壳与水温、营养及个体发育密切相关。幼体一般4~6天蜕壳一次,离开母体进入开放水域的幼虾每5~8天蜕壳一次,后期幼虾的蜕壳间隔一般8~20天。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壳间隔短,反之则长。蜕壳时间大多在夜晚,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有时白天也见其蜕壳。虾要蜕壳时,先是体液浓度增加,接着虾体侧卧,腹肢间歇性地缓缓滑动,随后虾体急剧屈伸,将头胸甲与第一~腹节背面交接处的关节膜裂开,再经几次突然性的连续跳动,新体就从裂缝中爬出,整个蜕壳过程完成。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体格健壮的小龙虾蜕壳时间相对较短,新体壳于12~ 24小时后硬化。小龙虾雄虾寿命为3~4年,雌虾寿命为4~ 5年。
二、繁殖习性1.性成熟年龄小龙虾雄虾性成熟年龄为0.7年,雌虾性成熟年龄为0.8年。2.自然性比在自然界,小龙虾的雌雄比例是不同的,根据舒新亚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全长3.0~ 8.0厘米中,雌性多于雄性,其中雌性占比51.5%,雄性占比48.5%,雌雄比例为1.06:1;在8.1~13. 5厘米中,也是雌性多于雄性,其中雌性占比55.9%,雄性占比44.1%,雌雄比例为1.27:1;在其他个体中,则雄性占大多数。3.雌雄鉴别小龙虾雌雄异体,两性在外形上各有自己的特征。
4.性腺发育(1)雄性生殖系统雄虾精巢1对,位于头胸部胃的后方、心脏之前、肝胰脏之上。输精管开口于第五步足基部内侧。在输精管的远端,许多精子在输精管内并不相互分离,而攒集成簇,外包薄膜,形成精荚,呈管状。精荚在雌雄交配时通过交接器输送到雌虾的纳精囊内。小龙虾的精子为无鞭毛精子。(2)精巢的大小和颜色 小龙虾精巢的大小和颜色随着繁殖季节的到来而变化:未成熟精巢呈白色细线状,成熟的精巢呈淡黄色的纺锤形,后者体积较前者大数倍到数十倍不等。(3)精巢的组织学分期龚 世园、何绪刚(2011)将小龙虾的精巢发育分为五期。
(4)精巢的周年发育变化小龙虾精巢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12月到翌年2月,精巢体积较小,颜色呈白色,靠近胃部的输精管末端的精巢为细条形,输精管也十分细小,管内以精原细胞为主。3~6月,精巢体积逐渐增大,此时的精巢大部分为白色,形状为前粗后细的细棒状,输精管内以次级精母细胞为主,有的管内形成了精子。7~8月,少数精巢的颜色变为成熟精巢特有的浅黄色,此时有-一小部分虾开始抱对。8~9月,精巢的体积最大,此时的精巢颜色变成了淡黄色或灰黄色,形状则变成了非常饱满的圆锥形,输精管变得粗大,里面充满了大量成熟的精子,此时大量的虾开始抱对、交配。
(5)繁殖期精巢发育与体长、体重的关系小龙虾繁殖期精巢发育与体长、体重之间存在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在繁殖季节(7~10月),随机挑选的170尾雄性小龙虾中,精巢发育处于I期的虾的体长分布范围为5.1~9.0厘米,其中体长5.1~6.0厘米和6.1~7.0厘米的虾所占百分比一样多,均为8.57%。该阶段内,体长最短的为5.4厘米,体长最长的为8.2厘米。精巢发育处于II期的虾的体长分布范围较I期有较大的变化,以6.1~ 7.0厘米范围的虾居多,其次为7.1~8.0厘米,该阶段内,体长最短的为5.4厘米,体长最长的为8.1厘米。
精巢发育处于I期的虾的体长分布范围,以7.1~8.0厘米范围的虾居多,其次为6.1~ 7.0厘米,该阶段内,体长最短的为5.7厘米,体长最长的为8.5厘米。精巢发育处于IV期的虾群中,体长6.1~ 7.0厘米和体长8.1~9.0厘米的虾所占的比例一样,均为1 .43%,而体长在7.1~ 8.0厘米范围的虾居多,未见到有体长小于6.0厘米的虾,中体长最短的为7.0厘米,体长最长的为8.2厘米。精巢发育处于V期的虾群中以7.1~ 8.0厘米范围的虾最多,达到5.71%,其次为8.1~9.0厘米,达到1.43%。
从中可以看出,在繁殖季节(7~10月),随机挑选的170尾雄性小龙虾中,精巢处于IV、V期的虾,其主要集中在体重20.01~ 30.00克,其次是在30.01~40.00克;在成熟精巢的虾中未见到体重小于20.00克的虾。精巢处于I、II 期的虾中,其主要集中在体重10.01~ 20.00克。综合表1-8和表1-9得出在繁殖季节,体长在7.1~ 8.0厘米和体重在20.01~ 30.00克之间的雄性小龙虾精巢发育最好。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