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养殖小龙虾,属于低成本高收入的一项水产业。但是刚从事淡水养殖的商户,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存活率低就是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需要关注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你解答一下其中的缘由吧。
(一)饲料。具有一定商业性规模的养虾场除需要充足的天然饲料外还需相当的人工配合饲料。这种饲料的品种繁多,因此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在泰国,稻米及其副产品是制作淡水虾饲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木薯和木薯淀粉之类的植物性原料,而小杂鱼、虾废弃物和软体动物则是制作虾饲料的较经济的动物蛋白源。有一种银合欢叶也可作虾饲料的原料,但这种植物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要特别谨慎。
有些养虾场还利用猪粪和死鸡作饲料,死鸡取自养鸡场,除去毛将其用木桩插入池边,据说效果很好。一般来说,各种原料尤其是小杂鱼之类的湿性原料所含的污染物质可能比混合或复合饲料多得多,因此全价营养饲料已迅速地得到推广和应用。具有良好的水稳性饲料可减少水质污染,使池虾得以接受平衡的营养,避免偏食,并易使养殖人员掌握日投饲量。水稳性可通过向饲料添加变性植物胶、粘合剂、预凝化淀粉等加以控制。
配合饲料就其价格来说是很贵的,一般为400~1000美元/吨,但经济效益较其它饲料高得多,因此从整个经济效益来看不能不说是便宜的。选择配合饲料关键取决于:
1、采用配合饲料后,虾池的总生产率能够提高多少,
2、每生产1公斤虾,饲料总成本是多少(包括饲料、运输投饲、管理费用)。
配合饲料系数(虾体重量除饲料重量)一般为2:1-3:1,而由小杂鱼之类的湿性原料配制的饲料水分含量较高,饲料系数为7:1~9:1。
(二)投饲率。投饲率取决于放养规格和放养量,水质和饲料质量,如无上述已知条件就很难作出精确的回答。养殖经验对掌握投饲率也很重要。一般来说,饲料应投在虾池四周较浅的地方,有时则将饲料投在离池边数米远的地方,亦视为“摄食场”。上述两种投饲方法都能帮助养殖人员预计投饲率。在投饲的第二天,如发现池中无剩余饲料则可适当增加投饲率,反之亦然,甚至可停止投饲一天。
对放养密度为5尾/米2的池塘,配合饲料的初期投饲率为6.25公斤/公顷·天。这样的投饲率已远远超过虾苗的需要,但这完全是考虑到池中鱼虾争食的因素,还有部分饲料将作为肥料,促进浮游生物繁殖,既为池虾提供了遮蔽物又能抑制水生根系植物的生长。用饲料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虽然是昂贵的,但确实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嗣后,如效果明显可用肥料代替,连续施肥2个月。在高密度养虾池中采用上述方法可大大提高饲料的经济效益。
当浮游植物的密度达到用透明度板测试水的透明度为25~40厘米的程度方可停止“超量”投饲。还有一种土法测试,即把手仲进水里,如能看见自己的手指尖,这说明水太清;如看不见自己的手腕,这说明浮游植物的密度太大。
流水养虾时,浮游植物的密度可以通过改变流速来控制,即便是静水养虾也可通过向虾池充水来调节浮游植物的密度,或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通过部分排水和注水予以合理控制。一般来说,控制浮游植勃大量繁殖的最好方法是,认真监视饲料的利用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这样可以避免因超量投饲而可能造成的无谓忙乱。
当浮游植物达到所需密度时,日投饲率就完全取决于池虾的日摄食量,并可根据对水色和透明度的检查结果来加以调整。与此同时可应用镜式塑料管(类似反向式潜望镜)观察池底情况。建议在这阶段每天投饲一次,投饲可放在下午进行。
初期的日投饲率每公顷为6.25公斤,随之逐渐增加,收获前的日投饲率为最高,该阶段的投饲率取决于池虾的生长率存活率及虾池的收获次数。在分级式养殖到6~8个月以后,日投饲率可提高到37.5公斤/公顷,最终产量为1250公斤/公顷;连续式养殖的日投饲率为45公斤/公顷,产量为3000公斤/公顷,如日投饲率为14~21公斤/公顷,产量可达250公斤/公顷。
刚从事养虾的人很可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放养后他们的养虾热情会顿时低落,因为池塘中看不到虾的行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加之还要“超量投饲”,不久他们便开始怀疑放下去的虾苗死得差不多了,逃逸或让敌善吃了,花钱买来的饲料也白白浪费了。
因此减少了投伺量,甚至停止投饲。约2个月后,他们开始发现幼小的虾苗出没在水中,赶紧又重新开始投饲,然而为时已晚,结果严重影响了产量。碰到这类问题不要气馁,要学会夜间用手电筒在虾池的四周检查。此外,要让捌从事养虾的人懂得在不同生长阶段,虾的生长率存在较大差别,有时长得快而有时则不见长,其实这种现象都是虾类生长的正常特点。雄虾的生长差别比雌虾更明显,小龙虾性成熟后的生长差别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