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背景
每年的4-5月是小龙虾养殖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小龙虾病害高发期;尤其是进入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发病死虾的塘口越来越多,死虾量也越来越大,初步统计潜江市场小龙虾发病率不低于80%。由于死虾前虾子无明显症状,死亡初期数量不多,大多是死亡后腐败变红漂浮于塘边、水草上或者死于地笼中,且病因复杂,难以防治,被业内称为“小龙虾5月魔咒”,但从专业角度看,称之为“小龙虾偷死综合症”会更加准确。
二、小龙虾偷死综合症
主要症状:病虾通常表现为爬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摄食减少或停食;与健康虾相比,病虾体色偏暗,无光泽;捞起表现四肢及螯足无力,头胸甲极易剥离,且内侧有一层薄膜,类似脱壳不遂;剥离头胸甲见肝胰腺肿大、坏死、颜色变深或变浅,空肠、空胃、肠道分节伴有蓝色色素积累;发病初期死亡量不大,往往以死大虾为主,随后死亡量逐渐增加,中虾、小虾陆续死亡。
病因分析:小龙虾偷死病因复杂,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死亡,主要病因可归结为环境恶化、体质差、病原微生物侵入等三大因素。
(1)环境恶化
小龙虾生活在养殖水体中,水质、底质的恶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虾子发病死亡;水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同时迫使虾体抵抗力减弱,为病原微生物侵入提供条件,导致龙虾发病死亡;如水质浑浊、溶氧低、无水草、繁殖过多腐烂、氨氮亚盐过高均是环境恶化的体现;另外水环境恶化,遇到暴雨、天气突变等情况容易引起应激死亡,也应该值得注意。
(2)体质差
在相同情况下,小龙虾的体质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体格健壮,活力好的虾免疫力好,抗病、抗应激能力强,病原微生物不易侵入虾体,应激等对龙虾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3)病原微生物侵入
在疾病三环理论中,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病原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病原微生物都是条件致病的,适宜的水温为20-30℃,这也是小龙虾4-6月集中发病的原因所在;常见的致病菌有: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等,常见的病毒为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另外还有纤毛虫等病原,患后面两种病的小龙虾往往会被条件致病菌感染。
三、防治思路与效果案例
3.1 防治思路
(1)解毒抗应激
发病的虾塘水质通常已经恶化,可使用海联科3201(6亩•米/瓶)+应激灵(2亩•米/瓶)+钙速补(5亩•米/瓶)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一来解除水质恶化带来的毒素,二来增加虾子的抗应激能力,三来补充钙等微量元素提高虾子体质避免进一步被侵害。
(2)内服强体抑菌
病虾体质弱、肝胰腺病变、肠道受损,可每包饲料拌料内服海联科3505(1包)+953(1包)+海福康(1/3包),增强小龙虾体质,修复受损肝胰腺与肠道,恢复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
(3)消毒改底补菌
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小龙虾发病主要原因之一,使用海联科聚维酮碘(2-3亩•米/瓶)可有效杀灭水体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减轻感染;消毒后可使用虾多宝发酵液(20斤/亩•米)/爽水宝(5亩•米/瓶)补充水体有益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使用底倍健+底倍康(前者2包,后者1包管15亩水体)的改底组合,改善底部环境,减少病原菌滋生。
四、小结与建议
小龙虾“5月魔咒”病因复杂,难以控制,每年给小龙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也是养殖户盈利水平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确的诊断、合理用药是治疗该病的关键,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治疗小龙虾偷死病,成功率在60-70%,遇到病毒病大量爆发也只能够缓解死亡,目前还做不到药到病除,因此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才是小龙虾成功养殖的关键;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这种健康养殖的理念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平时预防投入成本要远远低于发病治疗成本与死虾能卖的钱之和,养殖朋友不要顾此失彼。
预防建议:
改底:底倍健(2包)+底倍康(1包)管15亩水体,每10-15天一次;
消毒:聚维酮碘(2-3亩•米/瓶),10-15天一次;
补菌:虾多宝发酵液(虾多宝:红糖:水=1:1:50,密封发酵3天,20斤/亩•米)/爽水宝(5亩•米/瓶),每次消毒后第二天全塘泼洒;
补矿:钙镁佳(10亩•米/包),虾苗5-7天一次,成虾7-10天一次;
强体:3月底开始,使用虾多宝拌料投喂(虾多宝:饲料=1:4),喂3天,停3天;
起捕:虾苗/成虾达到规格不管价格高低应及时起捕疏虾,降低密度与发病风险。
注:以上方案除拌喂虾多宝外,均应选择晴天进行操作。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