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生长必须依赖脱壳:
脱壳率与虾的生长阶段、水质环境因子有关。虾每次脱壳前都需要积蓄相当的能量,即便如此,脱壳后是虾体最弱的时期,容易被病源侵入,所以每次脱壳都是龙虾的生命难关。在环境适宜情况下,虾苗30~40小时脱壳一次,体重10-20克的仔虾约4~6天脱壳一次,30克以上的大虾一般二周脱壳一次,1~2天壳变硬。在低盐和适温时脱壳频率正常,亦可增加生长增值率。龙虾的饵料营养全面,都可促进脱壳频率,使龙虾健康成长缩短养殖周期。
由于环境因子等的突变后长期添加脱壳素,造成的虾非正常脱壳,常会造成生长增值率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使脱壳的虾身体不增长反而缩小,造成虾体质明显下降,发生病害。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长时间添加脱壳素的虾农发现虾长时间不长,且虾体软,活力低的缘故。
脱壳难的原因分析:(8点)
1. 水质恶化,表现在旧壳仅脱出一半或脱出旧壳后身体反而缩小;
2. 喂不饱,长期饥饿影响脱壳,营养不足或饲料差不易吸收;
3. 放养密度过大、密集挤迫,互相干扰会延长脱壳时间或脱不出而死亡;
4. 水温突变,低温阻碍脱壳,高温也会延迟脱壳;
5. 药物影响:乱用抗生素后应用药物过多影响脱壳或产生不正常现象;
6. 光照太强或水的透明度太大,水清到底,使龙虾整天乱游塘不脱壳;
7. 甲壳钙化不足脱壳更难;
8. 纤毛虫等寄生虫寄生。
比较常见的龙虾发生脱壳不遂症的原因及对策如下:(3点)
1.龙虾感染慢性疾病,进食减少,体质衰弱,脱壳时体力衰竭,导致死亡。
对策: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
2.水质不良,底质恶化,池水长期处于低溶氧状况下,或夜间溶解氧偏低,水底有害物质含量过高,龙虾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无力脱壳。
对策:加强换水,换水后用超级底净、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和底质,2天后施用益水宝或绿水利生素,维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3.饲料缺钙或虾体钙代谢出现障碍,造成脱壳困难。
对策: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适当投喂鲜活饲料,同时加强换水,并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增强龙虾对钙磷的吸收能力。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