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问题
掌握和落实养殖技术是提高小龙虾单产的基础,目前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技术,新技术掌握不够,误区太多,平均单产较低,不到200斤。只要重视和落实养殖技术,亩产提高到400斤还是有机会的。
2、水体改造
小龙虾在深水处躲藏,在潜水处活动、摄食、蜕壳,既怕高温,又不喜欢低温,且对溶氧要求高。这些特性决定了小龙虾养殖水体结构的重要性。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改造不到位,进排水系统不好,水体深度不够。
目的:养殖水体有深有浅,才能满足小龙虾的生长需求。深水才能养大虾,潜水只能养小虾。
水肥的标准:不长青苔,水不混,虫子少,
不管刮风下雨,冷空气侵袭,水体不掉色
不管天气阴晴,虾吃料好
水质指标无异常,水质稳定
肥水就是培藻和培菌(有益菌)。
3、养殖模式—“夏秋放种(苗)”还是“春季放苗”
小龙虾最佳生长期在秋季(9-11月)和春季(3月中-6月中),对新环境适应时间较长,采用“春放”养殖模式,春秋两季都不能充分利用,生长期短,规格、产量都低。很多春季放苗的养殖户,养殖效益不好就与这个有关。所以提倡“夏秋放种(苗)、春季补苗”。
4、人工苗(塘口苗)更好
“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苗种是决定产量高不高的第一要素,掌握了苗种技术,就解决了高产高效。“自然苗”是“近亲繁殖苗”。
5、运输苗种
传统是“干运法”,其实这个只适用于食用虾;干运法使小龙虾损伤,损伤的小龙虾蜕壳时容易死亡。养殖虾应该用“水运法”和“半干半水运输法”。虾苗干运成活率要以7天后计算,当时活的不算。干运的成活率往往只有30%,甚至10%。要想产量高,种苗的数量及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6、水草问题—充分利用资源
A、“虾多少、看水草”,不水草越多越好,而是水草种类要多,质量要好;
B、沉水植物首选菹草,伊乐草不是最好的草。建议沉水草种有三种:菹(zu)草、轮叶黑藻、伊乐草;
C、漂浮植物用水葫芦、水花生,漂浮植物要固定;
D、挺水植物不好,没有价值的挺水植物要清除。
7、捕捞问题—早捕还是晚补
捕捞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一定要 “早捕”,建议从三月份开始捕捞。一定要 “加强捕”,大虾捕走了,小虾长得快,产量才能更高。—-越捕越多。
“捕大放小、轮捕轮放”。一边捕捞大虾,一边投放3-5公分幼虾。一般捕捞10斤大虾,就要补放1-2斤幼虾。这样做,亩产500、600斤是很容易做到的。
我们在养殖龙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捕大留小,以减低塘口的养殖密度,尽量不要考虑到市场因素,而把成品虾长时间留在塘里,因为我们要相信,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只要你的虾品相好,规格大,都是可以卖出好价格的。
8、病害问题—- “五月魔咒”不要滥用药
(水质不好、有机物沉积、虾体弱、密度大)
“五月魔咒”主要死大虾,目前可防,不可治。
及时捕捞,五月份基本大虾捕捞完毕;
强健个体。平时用虾大壮按1:8-10比例拌龙虾料投喂,可增强龙虾体质,抗病原菌入侵。
调水培水。“虾大壮” 本身可以调水养水。如果出现藻类死亡造成虾塘漂浮一层油状膜,及时用“碧水解毒120” 解毒、“肥水膏”肥水、“强力乳酸菌”培水;病原菌被抑制、量少,就不会有病;
实在是疏忽了,前面工作没做好,就先消毒、再解毒,再用“虾大康”控制弧菌,减少死虾损失。
9、如何控制青苔
青苔本身存在于池塘,少量青苔影响不大。过多会有影响,特别是苗种阶段。
1、春季开始及时肥水。水肥了,透明度降低(30公分),池底青苔不会生长;
2、大量青苔发生,及时捞出来,是在没办法,用“青苔一洒灵”,然后及时肥水;
3、肥水要结合实际水面情况,一般10-15天一次。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