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地吃货让小龙虾的价格越发的节节高,各地养殖户们纷纷投向养殖小龙虾更是红火,因为养殖相当方便简单,收益相对可观,让身处其他行业的小伙伴们都对养殖小龙虾有了兴趣。这下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养殖小龙虾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有什么,特别是早期养殖。
一、肥水养虾
养殖早期,定期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1)稳定水质,为小龙虾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2)肥水溶氧丰富,稳定积温,利于小龙虾吃料。
(3)肥水长草,养殖前期正值水草生根发芽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大,需要定期持久。
(4)肥水能够有效抑制青苔,还能避免水清水瘦对小龙虾苗带来的光照刺激。
二、定期调水解毒改底
稻秆腐烂、清塘、杀青苔、杀虫、底泥释放等带来的毒素以及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直接影响小龙虾苗种的成活率、蜕壳及生长。严重时会引起小龙虾打洞、上草、爬边,甚至死亡。定期使用“碧水安(加强型)”解毒调水,稳定水质,减少毒素对小龙虾正常摄食、生长的影响,定期使用“底居安(加强型)”改底,减少污染。
三、早投喂
小龙虾苗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跟前期的营养积累有关,适量的投喂能增强小龙虾苗体质,提高小龙虾苗种抗应激能力。当水温比较低的时候,虾苗虽然很少摄食,但是不代表不摄食。尤其当气温回升后,小龙虾食量逐渐增加,开春要注意及时调整投喂量。早投喂能提前“早虾”的上市时间,稳定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四、及时控制密度,降低池塘环境负荷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合理密度,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养殖无益。一定的池塘条件,对生物的承载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池塘承载的生物对水质的污染超过池塘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养殖问题。小龙虾密度过高时,易出现底质水质恶化、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夹断等情况。
在每年5月份小龙虾发病阶段,密度过高会加剧小龙虾的交叉感染,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密度高的池塘,要加大增氧力度,及时起捕一部分小龙虾,减少密度过高对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
存活率低常见原因:
1、水稻种植时杀虫除草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龙虾急性或慢性中毒;
2、河水水质差,污染严重;
3、上水后稻草腐烂水质差;
4、沟小水位浅,不稳定,早晚温差变化大;
5、放苗方法不正确和放苗时天气不稳定;
6、放苗后不投喂,营养缺乏,种虾体质下降;
7、苗种质量差;
8、外地苗长途运输。
提高种虾存活率的方法:
1、少用或不用毒性大残留时间长的药物。
2、水源条件差的地方进水后及时解毒,防止因水体毒素导致的慢性或急性中毒。
3、稻田秸秆过多引起水体发红发黑,及时解毒调水。
4、9、10月份早晚温差较大,怀卵种虾体质弱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在池塘管理上需注意:a.适当加大沟宽沟深,增大水体面积,防止早晚水温变化过大;b.放种时投放在沟中深水位置,水温较稳定;c.选择晴好天气的早上或傍晚放苗;d.外地苗种下种后及时使用抗应激药物,增强种虾体质。
5、池塘本身沟中的自然饵料并不能长时间满足所有种虾的营养需求,所以在放种后及时投喂,给种虾补充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
6、外地购进的种虾因长途运输鳃中水分流失,不要直接投放。先在塘边用塘中水浸泡吐水2~3次,让其适应水体环境后再投放到环沟中。
自繁自养小龙虾的管理要点为:
1. 在7-8月份要收集养殖水体(池塘或稻田等)小龙虾发育情况,观察小龙虾的抱对情况,可抽样一些洞穴观察小龙虾的抱卵情况,同时注意留足亲虾。
2. 在9月份后要经常关注池塘水体中是否出现幼虾,判断幼虾的多少,可用小网眼的抄网打样。
3. 在9月份后特别是在冬季时,要保持池塘一定的水位,尤其是稻田收割开始前常慢慢降低水位以方便收割,促使小龙虾进入洞穴,收割后及时灌注水。
4. 从9月份后开始,要使池塘水保持有一定的透明度,可施用EM类肥水产品进行肥水,根据水色及时补充施肥。
5. 在11月份后,保持一定的水色有利于冬季和初春保持水温和一定的浮游生物;低温肥水困难时可先施用葡萄糖酸钙等补钙产品,再施用低温肥水产品来肥水。
此外,除了8月份在池塘周边栽种布置一些水花生以利于孵出的小龙虾幼体栖息附着外,在10月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伊乐藻,以利于来年养虾的生长(伊乐藻在水温5℃以上即可萌发)。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2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