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学养虾的重要技术措施,稻田因水位较浅,夏季高温对 小龙虾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在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和 虾溜。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扩大虾沟和虾溜 的面积,最大限度地满足小龙虾的生长需求。虾沟、虾溜的开挖面 积一般不超过稻田面积的8%,面积较大的稻田,还应开挖“田”字 形、“川”字形或“井”字形的田间沟,但面积宜控制在稻田面积的 12%左右。
环形沟距田埂1。5米左右,上口宽3米,下口宽0。8 米;田间沟沟宽1。 5米,深0。 5〜0• 8米。虾沟既可防止水田干涸 和作为烤稻田、施追肥、喷农药时小龙虾的退避处,又是夏季高温 时小龙虾栖息、隐蔽、遮阴的场所。
另外,为了给小龙虾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间,经笔者实践认 为,在田中央开挖虾沟的同时,要多修建几条田间小埂,以给小龙 虾提供更多的可以挖洞的场所。
虾沟的位置、形状、数量、大小应根据稻田的自然地形和稻田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面积比较小的稻田,只需在田头四 周开挖一条虾沟即可;面积比较大的稻田,可每间隔50米左右在 稻田中央多开挖几条虾沟,其中周边沟较宽些,田中沟可以窄些。
稻田小龙虾养殖怎么挖沟?
稻田养小龙虾,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选择水质良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要开挖养虾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宽1米,深0. 5米,养虾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
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一处1.5米高的桩,用毛竹架设,在田埂边种瓜、豆、葫芦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荫避暑的作用。在养虾沟和田间里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养虾覆盖面以30%为宜,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建防逃墙,以防小龙虾逃逸。
养小龙虾的稻田挖沟技巧
(1)田埂加固:适当加高田埂,至少能灌满60~80 厘米的水。
(2)开挖环沟: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沟(注意:靠路一侧,留出机械进出通道),沟宽3~5 米,深1.0~1.5 米,田埂坡比1:2.5。田地面积>100 亩,在田中间开挖“十”或“井”沟,沟宽0.5~1 米,深0.8~1.0 米,环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5%~10%。
(3)搭建越冬平台:这是最近两年新增加的技术。具体操作:在环沟开挖过程中,斜坡上增加平台,平坡宽度2~4 米。提供龙虾活动及越冬打洞场所。
稻田养殖模式有哪些?
模式一: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同时鱼的排泄粪肥和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可养殖鲫、鲢、鳙、鲮等。
模式二:稻田养鳅
稻田养鳅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养殖方式,但需要加高加固田埂,进排水口做好防逃设施,在田中挖“井”字形沟,宽30~40厘米,深50厘米,每亩放鳅苗1000~2000尾,用家畜粪便和堆肥作基肥,每天投喂豆饼、菜饼、米糠等,田间管理按普通稻田管理,每亩可产成鳅在50公斤以上。
模式三:稻田养虾
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并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水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种育秧,于5月底至6月初开始栽插秧苗,采用浅水、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并适当增加田埂内侧环沟两旁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小龙虾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公斤,密度为3000~4000尾/亩,时间在4~5月份。
模式四:稻田养蟹
稻田养蟹是一种稻蟹共生的种养模式,水稻种植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测土施肥、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方法,使养蟹稻田光照充足、病害减少,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又生产出优质水稻。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田,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模式五:稻田养鳝
稻田黄鳝养殖模式是将保水性能较好的稻田稍加改造后作为养殖基地,稻田的改造主要是在稻田里挖一条或几条小鳝沟,另在稻田埂上布设防逃网。稻田养鳝的优点很多,既不影响水稻的耕作、管理和收获,也可利用稻田里良好的浅水条件和遮荫环境实行黄鳝的半人工、半野生养殖,从而提高农田产出率。
模式六: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是一种稻蛙共生的种养模式,不但可以控制稻田害虫危害、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而且保持了青蛙生存的自然状态,有利于蛙的生长发育,节省养成本。同时,稻田养蛙的增收明显,放养蛙的水田种稻利用率80%左右,虽因有效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水稻总产约减20%,但经济效益却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