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也是常用的造景方法
在水族造景中,我们不单单用水草,石景也是一个我们常常用到的造景方法,各种形态质地的石头与水草鱼类搭配,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景观,同样,在石景的造景中我们同样要有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一、石头的选用、修整
1、选用
要选用不硬水的石头。这点可以用洗厕液或者盐酸来试,不冒泡,或者很少冒泡的。都可以选用。对于石头的形状。先设计好你的大致景色,然后选用合适的石头,在某些位置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先放一块大致大小的石头去占位置。当水草长起来了,找到合适的石头了,然后在换进去。
2、石头的修整
需要对石头进行一定的加工,一般主要是指切割,使用工具为云石机(普通的电锯+金刚砂锯片),原因和好处在于可以稳固底盘,不用担心石头的倾倒,从而获得稳定好看的造型。石头的摆放往往讲究高低的层次,由于材料有限,有时候往往没有自己需要的高度和形状的石头,截锯可以帮助解决。并且石头是有纹理的,截锯有利于辅助定位,使得石头的纹理不会在摆放时出现偏差。当然,石头的截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很少有人有条件去截锯,但是,通过原理的了解,也可以作为摆石时,选石,相石的原则和基础。
大块的石头,用大锤敲裂,这样会裂开的很自然。可以造出很漂亮的小块石头。发达就从路边拿了块大的石头,一敲裂开出好多漂亮菱角纹路的石头。
二、石头边上种草
很多人总觉得这些石头没办法种草,这是错误的,石景中,草的面积的多少跟表现的地貌有关,自然界的山有几种:
1、石头山/坡;
2、土石交替山/坡;
3、土山/坡;
即使是石头山,跟表现的远近也有关:
1. 近景,土石相间,一般不能表现山景,只能表现坡或者石景(更近的景又变成例外了)
2. 中景,土石相间,土的面积明显变少,可以变现近山。
3. 远景,只有石,一般山顶,远山,山体的中上部,全部是石头的纹理,并不能看到绿色。
因此,在山景中,往往需要以石的无缝紧贴,来表现山势,并非是有人理解的,山水盆景不如水景自然,或者说不好种草。
三、石组的布局
有了石组,其意义在于把布石从原先的单个石与石之间的排布,变成了石组与石组之间的组合。好处在于:
1、可以任意的调整石组的角度,以配合高大的主峰或者主石的态势,使得原先很难掌握的石景,山景变得简单易行。
2、原先一动而签全身,有点不满意,大大小小的石头需要全部推倒重来,有了石组,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3、因为有了石组的细节,所以原先无法掌握的很多技巧变得轻而易举,例如,堆坡固定,区分不同种类的草区域等等。
四、一些造景方法介绍
1、以石为主缀树法:此法用于表现自然神韵,赋顽石以生机,借以调节构图重轻、增添画面效果。
山顶植树法
①山顶植树法:(世称石上式)用于近景。
②山麓植树法:用于表现“高远法”、“平远法”,以显高下之分,远近有别,加强层次感和空间感。
③全景布势缀树法:用于全面经营位置,协调重轻,渲染雄秀刚柔,增添整体效果。
2、以树为主配石法:用于美化树的观赏效果,扩大景观,增添野趣。又可扬长避短,突出主题,刚柔相济,巧拙互用。
配石法
①配石法;用于近景。相依生情,倍展天趣。也常为主干欠佳,根理不全之树,作遮掩谐调,增添观赏效果。
②以石藏干法:用于近景。作用与配石法相近。用于主干欠佳,细长无力之遮掩,以扬长避短,宛若岭上树生,独具天趣。
③包干法:用于近景、中景。以石全面包藏树干,作用与藏干法相近,借以达到多角度观赏效果。
④夹岸水陆法;用于全景。在水陆布石法的基础上,以石筑坡,分陆地为两岸,中为溪涧,夹岸绿云绕绕,溪河上或架小桥,或置轻舟,别是一番田园情趣。此法开创现代树石盆景的新格局。
五、注意事项
在石头加工上,要注意:
1、纹理的一致,全部是竖纹。
2、大小的区别,主要指高度,一般来说,一组石头,或者山体,至少在高度上有三个层次,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主峰,矮山和坡脚,这样的石组或者山体,看起来比较有层次。一组石头是如此,多组的组合也是这个规律。
其他方面:
1、并非每个人都有条件锯石,粘石,但是石组在开缸过程中,确实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了解石组的构成,对于欣赏其他水景作品,摄影作品,把握规律有帮助。
3、石组式的模块化操作,并非终极摆放方式,缺点是缺乏整体设计的统一性,要想做出美景,还是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技巧;系统设计整个缸体,做到草与石之间的比例适合。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4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