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向往的“禾下乘凉”美梦,被一群幸福的小龙虾抢先韵了“味”。由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主持的长沙首个巨型稻小龙虾共生项目,在开福区捞刀河街道成功试点,明年有望在全市推广。专家监测发现,与巨型稻栖息共生,虾苗抗病能力更强,而且饵料更节约,小龙虾品质更好。
巨型稻和小龙虾是天生的好伴侣
长沙首个巨型稻小龙虾共生混养项目,由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和湖南金欧农业联合研发,小龙虾养在捞刀河街道罗汉庄村大星片区一处清澈的试验水田里。和小龙虾“亲密厮守”的,正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领衔研发的巨型稻——可长2米多高的“大个子水稻”。
夏新界介绍,巨型稻天生是水生养殖动物的好伴侣,其健壮结实,茎秆直径粗约1厘米,光合作用充足,不光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还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为水生养殖动物遮阳,提供最佳栖息场所。
金欧农业技术总监、湖北洪湖水产养殖专家肖承云说,巨型稻淹水深度达30厘米,比一般水稻12厘米的淹水深度要深得多,正好适合养殖水生动物。小龙虾既可以水稻上寄生的虫子为食,又能吃水稻发达根系带来的微生物,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巨型稻实现全程无抗(生素)养殖,通过采取“巨型稻+小龙虾”的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实现一亩多收、粮渔共赢。
据悉,巨型稻新种质研发已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将通过多级杂交配种组合筛选技术,开展巨型稻杂交组合超高产攻关的研究。
水稻亩产1000公斤,小龙虾亩产150公斤
在巨型稻与小龙虾共生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片5.5亩的水田里水质清澈,植株高达1.9米的巨型稻比一般成人还高,水面上还有一片片睡莲,乍一看真不像稻田,极似芦苇丛生、野趣盎然的湿地。
肖承云告诉记者,这片稻田水最深处达1米,今年4月中旬栽下秧苗,并放养了200公斤洞庭湖和洪湖品种杂交的小龙虾。目前,巨型稻已长到1.9米高,尚未抽穗,亩产有望达到1000公斤。小龙虾已在5月份收获了一季,捕捞出400余公斤小龙虾,第二季小龙虾正在成长中,预计10月至11月可捕捞,实现“一季水稻两季虾”,达到水稻亩产1000公斤、小龙虾亩产150公斤的双丰收。
和平时单独养殖的小龙虾相比,和巨型稻共生的小龙虾长得更快更好、抗病力更强。肖承云算了一笔账,普通养殖小龙虾与饲料投放比是1∶1.3,而和巨型稻共生,只需要1∶1,大大节约了饲料。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