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瑞雪兆丰年,12月30日,就在岁末年首、辞旧迎新之际,由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联合相关部门举行的“新模式、新互联、 新财富·首届长江垄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一批水产界的专家学者现场解读“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
为期两天的“新模式、新互联、 新财富·首届长江垄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论坛”,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指导,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发起主办,湖北垄上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长江大学农学院共同协办。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王恩权致辞。王恩权说,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此次论坛,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此次论坛主旨就是集聚政府行政部门、专家学者、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共商农业农村发展大计,围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探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路径,努力打造一个能够影响整个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今年9月,湖北省政府出台“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形成一套成熟的田间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实现亩产千斤稻,亩增收两千元;综合种养生态效益进一步发挥,与单一种稻相比,主产区农药、化肥施用量亩均减少50%以上;小龙虾和稻米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综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2017年增加50%;小龙虾、稻米等加工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现代物流设施不断完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比2017年翻一番;建成龙虾特色小镇和稻渔文化休闲示范区。
“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对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种养合作社以及广大养殖户释放出了大量的发展信息。湖北省水产局产业处主任科员尹恒认为,“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中配套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以及整个产业链中涉及生产、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标准化建设,将对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的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龙头企业、种养合作社以及广大养殖户可以从中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论坛举行期间,水产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卫民,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体系首席专家汤亚斌分别就《一稻两虾:新型“稻渔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以及湖北省首创“虾稻模式”的创新性和技术特点作了专题讲解。
能够参加这样高质量的论坛,倾听专家学者的前沿讲座,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种养合作社的代表以及近200名水产养殖户都觉得收获满满。邓海峰是荆州市丰海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有着千亩的稻虾种养面积,这是他第四次参加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组织的水产类高效创新论坛。邓海峰说,参加这样的论坛可以接触到水产界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一些水产行业的新动向,每一次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在全国都有影响,如果能够把虾稻共作技术引进到我们盘锦,对于我们当地调整种养结构,农民增收一定会起到引领作用。”安贺华来自辽宁省盘锦市,在他的合作社里,有6000多亩的稻蟹种养基地。湖北强势推广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吸引了安贺华的目光,寻求转型发展,让他成为了“新模式、新互联、 新财富·首届长江垄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论坛”的一名听众。
来自江苏省昆山市的李国雨是阳澄湖老渔民水产有限公司老总,他的公司主要养殖大闸蟹,对于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李国雨很感兴趣,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方面有所突破。李国雨说:“讲小龙虾餐饮,要数我们江苏盱眙,讲小龙虾的产量和养殖技术,还是要到湖北来,到湖北、找垄上,能够取到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的真经。”
据了解,“新模式、新互联、 新财富·首届长江垄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高效创新模式论坛”举办期间,还将邀请多名重量级的讲师与养殖户分享实战经验,发布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手册,启动2019年“垄上苗王大赛暨最受欢迎的小龙虾苗种供应商”活动,除了分享干货,本次论坛的参展企业还给参会的各位养殖户朋友准备了丰富的奖品,有饲料、肥料、水质调节剂、虾苗代金券等,还将送出价值3680元的垄上水产福袋大礼包。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