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小龙虾养殖行情 » 自掏腰包让乡亲们稻田里养蟹、养虾 “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把全村人都“带发啦”

自掏腰包让乡亲们稻田里养蟹、养虾 “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把全村人都“带发啦”

作者:尘风发布:2019-11-06 6:41:51阅读:1,462次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办事处房身村传来喜讯,洪蕴来和与他合作的117户村民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他种植的盐粳48号水稻亩产突破1100斤大关。乡亲们说,这是洪蕴来的善良感动了老天。洪蕴来却说,这是乡亲们起早贪黑干出来的结果。11月4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了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称号辽宁省唯一获得者,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办事处房身村农民洪蕴来。

自掏腰包让乡亲们稻田里养蟹、养虾 “全国十佳农民”洪蕴来把全村人都“带发啦”

  踏实种地种出名堂

  70后的洪蕴来是土生土长的沈北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洪蕴来说:“从我记事时起,石佛寺地区的父老乡亲就以种植水稻为生,水稻几乎是这里百姓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可是水稻的收入一直不是很可观。”2005年,27岁的洪蕴来决定白手起家开展水稻专业种植,立志在水稻产业做出名堂。

  缺乏专业知识,他就翻阅书籍资料,努力地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没有经验,他就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向同行学习。他长年累月泡在水田里,从买种子、肥料到育秧、插秧,再到水稻管理、收获、销售等全部亲自参与,研究琢磨,终于找到了种植水稻致富增收的“金钥匙”。自此,他开始承包水稻种植,从几十亩到上百亩,再到几千亩,产业越做越大。为了提高种植业的附加值,他创办了自己的米业公司。自从七星米业创建的那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只做良心买卖,只收购当地农民水稻。

  为了保证大米质量,每年水稻收购季节,即使粮贩子亲自找上门,给出再低的价格求他收下自己的水稻,他都一概予以拒绝;而对本地村民,即使秋天水稻市场销售价格下降,他也从不与村民讨价还价,仍按照春天签下的收购合同照收不误。

  他出资让乡亲们在稻田里养蟹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有机、健康食品大行其道。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洪蕴来身体力行,开始探索走绿色、有机、健康大米的生产之路。

  2010年,他用自家的55亩稻田,开始了一田两用、绿色种植的尝试——种植有机水稻,不用化肥、农药,专上农家肥;利用稻田养殖稻田蟹,螃蟹既可以为稻田松土,又可提高水稻的有机化程度。当年秋天,他不但吃上了自家稻田养出的螃蟹,养蟹稻田产出的水稻品质也提升了一大截。2011年,他承包了550亩稻田作为生产基地,增加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秋天,公司生产的有机大米上市后,消费者对这种蟹田大米的认可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想。

  消费者对蟹田水稻的认可,让洪蕴来发现,大面积种植蟹田水稻给村民带来的利润将不可小觑。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同当地有意向的117户村民,组建了沈北新区七彩星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1560亩稻田,专门种植蟹田水稻。为了鼓励村民种植蟹田稻的积极性,他祭出了双赢的保质经——自己出资,按照每亩地5斤的蟹苗投放量为村民购置蟹苗,并在田间管理期间提供技术指导,而卖螃蟹的收入则归村民所有。“这样做就保证了大家绝对不往地里洒农药和化肥了,不糟践土地。”洪蕴来笑着说。

  秋收季节,好多消费者因为相信稻田蟹的绿色、健康,亲自到稻田边来购买,仅销售螃蟹就为每亩稻田增加利润达300元,蟹田大米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利润面前,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了蟹田水稻,并开始主动与洪蕴来合作。洪蕴来乘势而上,与乡亲们共同种植蟹田水稻,并按照每斤蟹田水稻1.8元的价格予以回收,蟹田水稻种植面积也因此开始向附近的房身村、孟家台村、鲁家村、小屯村等地扩展、辐射。

  去年他又带领大家养起小龙虾

  去年开始,洪蕴来又带领大家在稻田里养起了小龙虾,小龙虾的利润更高了。农民们看到了甜头,起早贪黑看管喂养小龙虾。一亩地的小龙虾让农民净赚1700元之多。小龙虾养好了,稻子肥料充足,养护标准更高了,产量自然提升了。本来他种植的盐粳48号水稻亩产最高达1000斤,今年竟突破了亩产1100斤大关。今年很多地方的稻田减了产,唯有洪蕴来和与他合作的117户村民的稻子收成毫发无损,不仅没减产还获得了大丰收。

  “他把全村人都带发啦!现在家家都有车,家家在城里都买了楼。”“在他的带领下,村子里的风气都改了,现在咱们村没有打麻将的了。农忙时大伙都在地里忙活,农闲时大伙就用自家的车去做滴滴司机,一天还能赚200元。”说起洪蕴来,村民高延林掩饰不住感激。高延林一家原来年收入2万元左右,如今跟洪蕴来合作后,他家去年的年收入是22万元,今年至少25万元。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