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水箱类似一套‘公寓’,住着一公两母3只小龙虾,它们不愁吃喝,抗病能力强,吃饱喝足后的任务是繁殖。”3月17日,达州市 大竹县 乌木镇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几名技术人员反复核对,调试众多透明玻璃水箱内的水温、含氧量、浑浊度等指标。“任何一个数值超过临界值,都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每对小龙虾夫妻能安全产籽、孵化。”
近年来,利用智能水槽、室内工厂化、网箱、池塘、稻田繁育等五种良种繁育方式,该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创新“稻渔+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工厂化 循环水 养殖、鱼虾混养、稻虾共养、虾菜共生”五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小龙虾繁育种智能化,建成6000亩稻虾基地,年繁育虾苗1.5亿尾,产出小龙虾900吨、优质稻8000吨,产值增加值2.3亿元。
“虾稻共养更符合小龙虾的生长习性,利于成年小龙虾进入繁殖高产期。”中心技术总监张克磊介绍,经过科学实验试错,园区研发的控光、控水温、控水质、控水位、控投喂的“五控人工诱导技术”,获得国家水产行业相关的技术专利。他说,从 太湖 、巢湖、洞庭湖等湖泊引入的小龙虾良种,经过两至三代良种培养后,更能适应四川盆地的水温、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从大竹卖出去的小龙虾苗个头更大,肉质更鲜美,售价也更高。”
大竹县因地制宜,就水养殖,让小龙虾“住”进了智能化工厂,稻田中的优质水稻实现有机、无公害、规模生产,实现水稻和小龙虾每亩年均增收近万元。12个专合社和9个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合作,由企业供技术、供种苗、供饲料、供物资、供服务,保底价收购等,让全县的水产种养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2万亩,年产小龙虾3000吨、生态优质水稻1万吨,亩均增收4000元。
同时,农业园区搭配科技研发、技术培训、苗种繁育、生态养殖、示范推广,以小龙虾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储藏保鲜、物流运输为主的加工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带动企业和农户增收致富。大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园区还将进行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休闲垂钓、特色采摘、文化节渲染为主的休闲观光景区,实现一二三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带动千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余元。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