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乌龟饲养 » 阿拉巴马红肚龟吃什么,阿拉巴马红肚龟品种简介

阿拉巴马红肚龟吃什么,阿拉巴马红肚龟品种简介

作者:尘风发布:2021-12-11 13:57:35阅读:8,158次

阿拉巴马红肚的养护方法

阿拉巴马红肚龟

饲养阿拉巴马红肚龟首先要准备一个较高身而阔的水族缸,当中最好分成三份一是陆地,供它们可爬上去休息,另外应有一个射灯,直接射在陆地上,让它们能够在需要时取暖。其它设备包括UVB光管,一支暖管及滤水器。

阿拉巴马红肚龟幼年是杂食性,除了水生植物以外也吃鱼虾贝类和各类昆虫。成年以后会逐步转化为素食性。

一、温湿度

幼龟的话,最好水温能全日保持摄氏28度,尽量避免水温低于摄氏26度或更低。成体可以养在摄氏25、6度水温之环境中,香港的夏季基本上可以不需特别保温。

二、喂饲

龟粮、切碎的小鱼虾和深绿色菜蔬、会动的小昆虫,差不多全可投喂,通常供应菜蔬作主食,偶尔投喂龟粮、切碎的小鱼。喂饲时间多在早上,因可让它们有较长时间进行消化,而且早上时间较活跃,食欲亦较好。食量方面,每只红肚龟幼体一天吃的份量约是3、4条条状龟粮。

三、日常照料

红肚龟和巴西龟一样,很会吃又会拉,当没有装设滤水器时,饲主就要经常换水、清洁水族缸了,因此建议还是设个滤水器会较好,若滤水器发生作用,也该每星期至十天彻底更换水族缸内的水。幼龟很是容易着凉,并可在很短时间内挂掉,因此必须小心温度变化及饲养环境的保温工作。

阿拉巴马红肚龟品种简介

阿拉巴马红肚龟

阿拉巴马红肚龟系中小型水龟背甲长35~45cm,阿拉巴马红肚龟小时候龟壳颜色很鲜艳,长大后就会变得暗淡无鲜艳色彩整体偏灰黑(野生环境下),人工精心饲养繁殖的阿拉巴马红肚龟,依旧可以保持其鲜艳的体色。

常规重量为6~12斤细腻光滑,呈扁平的椭圆形,背甲色彩从绿色到到黑色,在特定的环境下绿色的斑纹会转变为黄色或红色。腹甲一般是橙红色到黄色之间,有时又带有黑色的图案,图案的大小和形状不定。阿拉巴马红肚龟的皮肤为黑色,头部、颈部、四肢和尾部长有莹光绿到莹光黄色或绿到黄色条纹。雄龟具有较长的前爪和粗长的尾部。而雌龟一般体型较大,前爪较短,尾巴比较短细。

杂食性,主要食物有蜗牛,昆虫,小龙虾,蝌蚪,小鱼,腐肉,水藻和水生植物。幼龟则为肉食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偏向于植物性。

人工饲养状态下,可食瘦猪肉、动物内脏、小鱼虾、蚯蚓、西瓜、菜叶、香蕉等。阿拉巴马红肚龟活动性强,但相互间不厮打,零度以下不会冻死,42℃时亦很活泼。只要喂养好,每月可增重30~40克。每年6~7月为阿拉巴马红肚龟的繁殖期,每次产卵1~10枚不等。卵长径27.1~30.7毫米,短径13.9~16l毫米。卵重3.55~5克。孵化期72~80天。阿拉巴马红肚龟适应性很强,平时只要加强喂养和管理,其成活率还是较高的。

阿拉巴马红肚龟吃什么?

阿拉巴马红肚龟

阿拉巴马红肚龟食性较广,人工饲养时,应以小鱼、虾、碎贝肉、螺肉、蚯蚓、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而以米和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为辅。此外,还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以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避免阿拉巴马红肚龟生长发育不良,或产生厌食症。

新购或新捕到的阿拉巴马红肚龟应该按体重大小分池饲养,这样以投给不同量和质的饲料,以便发挥其最高的生产能力,能保持阿拉巴马红肚龟健康的体质。每年5~11月是阿拉巴马红肚龟的活动食期,也是其增重期,其中尤以7~9月增重最快,所以3个月应该供以充足的营养物质,让其多吃快长。但是如投料量过盛,阿拉巴马红肚龟不能完全地消化吸收,就会造成饲料费,增加养殖成本。为经济而有效地利用饲料。

上述投喂饲料的质和量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季节和阿拉巴马红肚龟的不同生长阶段都应酌情增减。在临近冬眠期时应增加投喂量;在阿拉巴马红肚龟的交配期之前及交配期,应喂以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的饲料以及维生素A、D、E、K等,让亲龟产生高质量的生殖细胞,从而提高受精率和繁殖率。

定时喂食,可以使阿拉巴马红肚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利于阿拉巴马红肚龟的生长发育。根据阿拉巴马红肚龟的生活特点,春、秋季节应在中午前后投喂饲料,夏季应在下午17~19时投喂饲料。

投喂的饲料应放在饲养池外的饲料台上,这不仅便于阿拉巴马红肚龟取食,而且便于饲养人员了解阿拉巴马红肚龟的摄食情况,由此酌情增减下一次的投喂量,同时还便于打扫食物残渣,防饲料腐败变质。

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能用腐败霉臭的饲料,以免污染饲养池的水,使阿拉巴马红肚龟患病。夏季饲养池的水应每天更换1次;春、秋季节可3~5天换1次。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6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