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小龙虾养殖新闻 »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作者:尘风发布:2022-03-05 3:32:12阅读:1,171次

原标题:看巢湖小龙虾弯道超车:坚持“+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近年来,沿巢湖周边依靠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规模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迅速。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成熟配套的技术支撑,完整的产业链条既让巢湖的优质稻虾米附加值得到极大提升,小龙虾也“爬向”全国市场。2022年01月14日,龙虾中国行一行来到安徽省巢湖市,探访当地小龙虾最新发展状况。

虾稻米双丰收,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巢湖市昊天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总投资150余万元。农场基地位于巢湖市庙岗乡路店村山清水秀的桴槎山脚下。家庭农场是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政府鼓励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负责人郑兴友以前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得益于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和政策支持,承包了本地700多亩耕地进行稻渔种养。其中,有410亩实行巢湖市稻虾综合种养“2080”模式。“2080”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高,郑新友算了一笔账:采用两季虾一季稻的种养模式,小龙虾一季亩产约200斤,两季毛利润约3000元;稻谷亩产1000斤,可制成500斤虾稻米,市场价可以卖到8-10元/斤,两项收入相加一年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2021年还增加了物联网设备用于稻虾综合种养,养殖过程更加智能化,科技成果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巢湖市稻虾综合种养起步时间较晚,2014年才开始规模化发展小龙虾人工养殖。通过研究其他地区的“育养分区”模式经验之后,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2080”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一个种养范围内(这个可以是一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公司),对稻田进行适当改造,所有的田块以种稻为基础,用20%的稻田(以下称虾苗田)来集中繁育龙虾苗,80%的稻田(以下称成虾田)用来发展稻田成虾养殖,从而实现早出虾苗、早出成虾,全年都可养殖成虾出售,提高产量,便于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2080模式”有很多优势。它改善了龙虾生长环境,提高了龙虾品质,有利于打造巢湖龙虾品牌;调整了水稻种植时间,更有利于水稻生长,稻谷品质得到更大提升,有利于打造虾稻米品牌。成虾养殖田提前种植黑麦草、菹草、轮叶黑草,水草&nbsp(旱草)面积占总面积的30至50%,这些水草既可调节水质,为水体提供溶氧,保持水质良好,也是龙虾天然优质饲料,可大幅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

此外,育养分离有利于培育早期虾苗,延长成虾养殖时间,逐步做到全年销售成虾,均衡上市,减轻集中上市的压力,提高龙虾养殖效益,同时能保证水稻的正常产量。

近年来,巢湖市在“2080”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稻田不挖环沟的养殖模式,突出“2080”模式的精髓,育早苗,早上市,规格大,效益高。同时,稻虾综合种养田块注意种草等生态处理措施,保证水质达标,加强尾水排放生态处理。在做好内控和调整转型的同时,加强三产融合,一方面加强与小龙虾加工厂的对接,一方面加强市场的服务和销售。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报团销售小龙虾和稻虾米,方便农户“产得出,捕得到,销得好”。

虾+稻并重方能稳定发展

巢湖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势头迅猛,今年“稻虾共作”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0万亩。从2020年开始推广的平养模式已经覆盖30%的虾稻田,这几年在生态环保、稳粮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速度很快,产业链逐渐健全。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巢湖市市委农办秘书组组长水长军(中)和昊天农场负责人郑兴友(左)向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右)介绍巢湖稻虾产业发展情况

巢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徐道文、水长军向水产养殖网介绍,实践证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产业发展效益十分可观,一般来说大米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抵消塘租等成本投入后稻米收入至少能做到保底保本。以巢湖地区近年来的行情看,如果种养技术到位,营销得力,光是生产出的优质品牌大米就能保证3000元/亩的纯收入。而在整个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规格的成虾和虾苗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既能吃掉各类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又能除掉稻田中的杂草,极大降低人力成本,又避免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对土壤的破坏,通过这种模式还能有效保证水稻的产出质量,逐步达到农业部绿色和无公害大米的标准,这也是打造优势稻米品牌的关键。

目前巢湖地区稻虾种养大户按照巢湖市稻虾综合种养操作规程来生产,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在必要时使用少量的有机肥,在地势低洼、土质肥沃的圩田中基本上不需要投放任何肥料。虽然虾稻米的市场价高于普通大米,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观念的提高,许多顾客对这里的大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尤其是受到江浙沪地区顾客的喜爱,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巢湖坚持“以稻为主,生态优先”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有效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亩产增收10%以上,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为保护生态,对100亩以上的养殖户要求安装尾水改造措施,有效控制养殖尾水的排放。

水长军认为“稻虾”综合种养虽好,但是部分养殖户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收益,这其中有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虾、稻不平衡”。在比较效益驱动下,农民普遍存在重“虾”轻“稻”的想法。农民采用虾稻共作模式,看中的就是小龙虾带来的丰厚效益。但是过于“重虾轻稻”,最终导致稻米和小龙虾所产生的利润,双双不及预期。对地方粮食稳产有潜在影响,从而导致一些媒体和地主政府对稻虾综合种养产生负面印象,影响虾稻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正在从事该行业或者打算参与其中的农民,一定要合理安排种养时间节点,加强龙虾养殖管理,虾苗投放密度合理(每亩6000只左右),投喂优质饲料,延长养殖周期(两个月左右),养大虾、优质虾,提高龙虾产量、产出和效益;选择优质水稻品种,保证水稻稳产、优质,做好虾稻米的销售,提高虾稻米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其次,要努力维护自己的口碑。“虾稻共作”最大的盈利点就在于“环保有机”的口碑,因此农民在参与其中时,一定要努力维护好自己的口碑,千万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培育大量的“饲料虾”,否则,市场认可度一旦下降,则很容易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探,甚至是滞销的情况。

从水稻到虾稻,对地方农业部门、农资企业、经销商的知识体系、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服务虾稻种植户,不仅要懂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更要懂小龙虾的养殖和病虫害防治,服务到田间地头,满足农户的切实需求,才能促使产业稳定发展。

坚持“虾+稻”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展,推广不挖环沟的平养模式,增粮产量,促早出苗

延伸阅读:小龙虾产业大会背景
&nbsp
背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养殖成本高、环保、食品安全、病害等问题的影响下,小龙虾养殖业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增效”。

为进一步释放协会在行业交流合作层面的平台效应效能,更好地服务我国乃至全球小龙虾产业。行业翘首期待的“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将于今年在湖北潜江召开。本次大会将聚集小龙虾行业各领域的顶流智慧,整合全球有效资源。议题将触及小龙虾养殖市场产业链条中包含种苗、饲料、动保、设备、流通、消费等利益相关者,全面讨论如何提高中国小龙虾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后续水产养殖网将一边持续报道“2022龙虾中国行”,一边继续为参会代表提供更细质的服务。

作者:水产养殖网&nbsp&nbsp姜梦奇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7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