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产快讯 » 用药越多情况越严重!水产养殖开春水霉怎么破?陈昌福有话说

用药越多情况越严重!水产养殖开春水霉怎么破?陈昌福有话说

作者:尘风发布:2022-04-11 22:09:58阅读:707次

作者&nbsp|陈昌福1)&nbsp周鑫军2)&nbsp油九菊3)&nbsp夏枫峰3)

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nbsp430070;

2)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nbsp430418;

3)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邮编:316000)

水产动物的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常见疾病之一,至今尚缺乏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因为水霉菌丝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也比较广,在8~3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而在水温10~15℃的范围是最适宜水霉菌的生长与繁殖温度,当水温上升到25℃以上时,水霉菌的繁殖力会趋于减弱,其感染能力也会随之趋于下降。

因此,在我国水产养殖区域的大多数地方,从每年的10月开始,至翌年的6月,是温水性水产动物水霉病多发的季节。现在,我国各地越冬温水性水产动物水霉病开始发生,也是因为养殖水温正处于适宜水霉菌丝生长与繁殖的温度范围内的缘故。而属于冷水性的鲑、鳟鱼类,几乎是全年都可以感染并发生水霉病的。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些从事水产养殖业的朋友联系我们,询问究竟应该如何药物治疗水霉病?为什么水产动物发生水霉病后用药越多,最后导致的死鱼数量越大?现在从各种媒体上,也可以看见一些可能是相关产品制售企业和营销人员,发布的如何采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宣传广告,也总是感觉到有些宣传内容是不可思议的。特撰写这篇小文章,旨在与水产养殖业相关的同仁们商榷。

01水产动物水霉病流行特点

能引起水产动物外观“水霉病”症状的病原真菌,常见的种类是隶属于藻状菌纲(Phycomycetes)中的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和芽枝菌目(Blaslocladiales)的一些种类。其中属于水霉科(Saprolegniaceae)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和丝囊霉属(Aphanomyces)的一些种类的真菌,也是养殖水体中较为常见的真菌种类。

危害水产动物的水霉病,在我国的流行范围很广,几乎在全国各地的水产养殖场均有发生与流行。各种水霉菌对于寄生的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只要是体表出现溃疡或者损伤的水产动物,均有可能遭受到水霉菌丝的感染入侵与危害。因此,水产动物的水霉病,是一种继发性疾病(secondary&nbspdisease)。

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们应该都知道,可以导致水产动物类受伤的因素是很多的。如在水产动物苗种分池、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仔细,就很容易导致水产动物受伤。此外,如果在单位面积内饲养的水产动物的数量太多,因为放养密度大而造成水产动物拥挤,越冬池塘池水太浅而造成越冬水产动物冻伤,或者由于寄生虫的寄生以及致病菌引起的溃疡病等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均可以造成水产动物体表组织受伤。由于水霉菌动孢子在养殖水体中是常在的,一旦水产动物体表出现的创伤,这些游动孢子就会伺机附着在水产动物的受伤部位,并且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还可以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酶分解周围组织,进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最终可能使水产动物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形成严重的溃疡状病灶。

水霉菌的菌丝可以分为外菌丝(hyphae)和内菌丝(mycelia)两种。外菌丝分枝比较少而且粗壮,生长在寄生的水产动物体表,成为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体。因此,水霉病又被水产养殖业者俗称为“白毛病”。内菌丝比较纤细,柔软而且分枝众多,在受感染的水产动物体内蔓延生长,类似与高等植物的树根状一样,籍以从水产动物内吸收供水霉菌体生长的营养。

02药物治疗水产动物

水霉病的困难与误区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者在面对水产动物水霉病时,既存在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的困难,也存在滥用各种药物的误区。

2.1缺乏有效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水产用药物

在我国当前的水产用药物市场上,虽然也存在不少号称能有效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药物。但是,有大量应用实践结果已经证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效果都是不尽人意的。大量用药的结局,往往会加速患病水产动物更多的死亡量发生。

2.2陷入到依靠药物治疗误区、忽视了对水霉病的科学预防

不少水产养殖业者在面对水产动物的水霉病时,陷入到了依靠药物治疗水霉病的误区,而忘却了对水产动物水霉病要重在科学预防的理念。在这里,介绍我们对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预防试验结果,供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从中体会预防水产动物的水霉病,究竟应该如何做才可能获得理想的防控效果。

2.3水产动物的水霉病要重在预防

我们曾经先后采用二氧化氯、硫醚沙星以及聚维酮碘等几种消毒剂,完成过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预防试验。为了验证给药时间对药物预防水产动物水霉病效果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也再次验证了水产动物的水霉病是可以科学预防的结论。

首先,从养殖池塘中找到了数尾已经严重感染有水霉病的患病水产动物,用解剖刀刮下体表的水霉菌丝,再用养殖池水将水霉菌丝进行适当稀释后,将其分别分放于几个盛有养殖池水的水族箱中,备做对水产动物感染水霉病的饲养条件。

其次,将健康的泥鳅(Misgurnus&nbspanguillicaudatus)、斑点叉尾t(Ictalurus&nbsppunetaus)和异育银鲫(Carassius&nbspauratus&nbspgibelio)等几种水产动物人为致伤后,作为供试水产动物,放养在盛有含水霉菌丝的饲养池水的族箱中,连续饲养观察供试水产动物体表水霉菌寄生和发展的状况。

其三,在投放人为致伤供试水产动物之前的1.0h,向盛有含水霉菌丝的养殖池水的族箱中,分别投放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硫醚沙星以及聚维酮碘等药物,以杀灭水体中的水霉菌丝,作为提前用药的第一试验组;在投入人为致伤供试水产动物的同时,投入同样浓度的上述药物以杀灭水体中的水霉菌丝,作为与放养试验动物同时用药的第二试验组;在投入人为致伤供试水产动物之后的2.0~4.0h,再投入同样浓度的上述药物以杀灭水体中的水霉菌丝,作为先投放供试水产动物后用药的第三试验组;在盛有没有用药的养殖池水的水族箱中,放养同样数量的人为致伤供试水产动物,作为本试验不用药的空白对照组。

对上述试验方法简而言之,即向盛装含有水霉菌丝池水的水族箱中放入人为致伤的供试水产动物,并将其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投放供试水产动物前1.0h,0h和投放后2.0~4.0h再投入药物,用药的目的是杀灭水体中的水霉菌丝,作为3个用药试验组,并另设一个不放任何药物的空白对照组。

对人为致伤的供试水产动物经过连续几天的饲养观察后,均获得了明确的试验结果。提前用药的第一试验组的供试水产动物,虽然也出现个别供试水产动物体表长出了水霉菌丝,但是,其水霉病的发病率在3个试验组中却是最低的;同时用药的第二试验组的供试水产动物,也出现了水霉病感染,而且较提前用药的第一试验组更为严重,而较先投放供试水产动物后用药的第三试验组要轻得多;第三试验组的供试水产动物几乎均发生了水霉病,并且与始终没有用药的对照组,其严重程度没有明显地差别。

上述预防水产动物水霉病的试验程序很简单,对试验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几乎是普通的水产养殖业者均可以完成的试验。这个简单的试验结果证明,人们过去采用一些消毒剂类药物,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时,就是在用药时间上出了问题。正确的做法就是需要在水霉菌丝尚未入侵受伤水产动物机体之前,就使用适宜用药物消灭养殖水体中存在的大量水霉菌丝。

上述试验结果已经证实,有不少种类的药物是可以杀灭养殖池水中尚未寄生到受伤水产动物之前的水霉菌动孢子的。但是,一旦水体中的动孢子寄生到受伤的水产动物受伤部位,且萌发成菌丝侵入到水产动物体内以后,药物对控制水霉病的发生与发展也就无能为力了。因此,使用药物对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有效防控措施,就是要坚持实现重在预防的理念。

在我国常规的水产养殖技术中,提倡采用水产用消毒剂实施“四消(即苗种、饵料、工具和食场消毒)”措施,以预防水产动物的各种疾病。对经过运输的水产动物放养到池塘之前,除对经过运输的水产动物要进行彻底消毒外,还要对养殖池水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消毒等处理,以消灭存在于养殖池水中的水霉菌动孢子等,这对于预防水产动物水霉病的发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03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

应该避免滥用药物

在开春的现阶段,水产动物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时期,无论是其身体的消耗还是对致病生物的抵抗力,均已经降低到了极点,对因为环境因子变化导致应激性刺激的忍受力也降到了最低点。此时,人们如果再使用大量原本就不能杀灭入侵到水产动物体内的水霉菌丝的药物,去治疗鱼体水霉病的话,对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水产动物就无异于雪上加霜,随着用药量增加而死亡数量随着上升,就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必然结果了。

对于目前正在流行的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防控措施,水产养殖业者要加强以调水为主要内容的池塘管理,尽早地投喂优质饲料以恢复和增强水产动物的体质,分析导致鱼体体表出现溃疡的真正原因,科学选择、精准投喂药物控制原发性疾病,避免盲目地泼洒所谓的“水霉灵”、“腐皮康”之类的宣称“能有效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且“无效退款”的各种“神药”,才是正确防控水产动物现阶段正在发生的水霉病的正确方法与途径。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9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