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游水族-淡水观赏鳌虾、水族观赏宠物小龙虾饲养、繁殖经验!

特别提醒:本站诚邀鳌虾爱好者投稿或成为本站写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小龙虾养殖新闻 »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选育新品种,不遗余力推动罗非鱼产业发展

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选育新品种,不遗余力推动罗非鱼产业发展

作者:尘风发布:2022-11-18 10:23:41阅读:795次

│卢迈新│

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遗传育种及病害防控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广东省农业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

我国罗非鱼全产业链发展日趋完善,但短板仍然突出,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链球菌病防控与良种选育。一直以来,研究和推广良种良法,成为了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卢迈新为代表的罗非鱼产业科学家们持之以恒的工作追求。自2009年以来,作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卢迈新带领团队不断为罗非鱼良法推广贡献最佳方案,为产业的发展壮大选育优良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为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最佳方案

在实验室里,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是研究生眼中温文尔雅的良师益友;在鱼塘边上,他解困答惑,谈笑风生,是养殖户的“及时雨”渔专家。这些年,卢迈新的足迹遍布我国华南罗非鱼养殖主产区。

2009年夏天,一场席卷我国南方(海南广东广西)罗非鱼养殖主产区的爆发病,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引起行业恐慌。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卢迈新便带着团队成员深入病害首发地海南岛以及广东多个罗非鱼主养区进行调查与采样。

“当时关于这场病害的致病原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海豚链球菌,而我们经过实验室的严谨实验分析后判断是无乳链球菌。”卢迈新告诉记者,病原菌的鉴定对于制定有效病害防控措施、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下一步疫苗的研制都至关重要。事实上,罗非鱼这两种病菌之前国内外都曾有过报道,但此次病害究竟是哪种病原菌引发的呢?

回到实验室,结合传统病原鉴定方法以及分子鉴定方法,团队很快确定了引发此次病害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为了多方面进一步核实,他找到了对海豚链球菌有深入研究的中山大学李安兴教授进行探讨。“李教授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也排除了导致这次罗非鱼爆发病的病原是海豚链球菌,认同我们的研究结果,即导致罗非鱼大面积发病的病原是无乳链球菌。”卢迈新告诉记者,这个结论后来成为了行业的共识。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爆发,搅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暴露了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大家对良种选育、良法推广和病害防控的空前关注。“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盲目扩大,及养殖环境的恶化等因素造成鱼塘生态系统脆弱,导致鱼的抵抗力下降,这些都是病害爆发的诱因。”卢迈新指出,“针对这些短板,我们通过后期对养殖模式的改良、调整优化,推广健康养殖理念并建立健康养殖示范点,让健康养殖理念深入民心,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与此同时,“我们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进行不断尝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大疫之后,科学防控链球菌病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首先我们在药物防治方面下功夫,也筛选出一些相对有效的药物,但实际上,罗非鱼一旦发病,再用药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卢迈新进一步指出,“所以还是要预防为主。”

疫苗免疫自然而然成为了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首选。一时间,行业内对链球菌病疫苗免疫的研究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是比较迫切的事情,&nbsp到2010年,我们研究开发出了灭活疫苗,并进行初试。”卢迈新告诉记者,“试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打疫苗与没有打疫苗的鱼塘差别很大,免疫的鱼塘成活率能提高30%以上,整体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

“链球菌病爆发初期,一般是大规格的罗非鱼容易感染,但通过多年的跟踪发现,近些年不管规格大小都可能感染发病。这种变化给了我们今后研究防控方案启发。”随着研究的深入,卢迈新发现,“关于疫苗的很多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比如什么时候注射最适合(多大规格打才有效),注射的环境如水温天气等什么情况最好等都是未知的,很多细节都还需要深入研究。”随着疫苗研究层层推进,技术攻关逐个击破,他发现了更多问题,同时也萌发了新的思路,“通过定向投喂有益菌提高罗非鱼免疫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我们正在研究罗非鱼免疫器官的发育过程,关键要搞清楚什么时候罗非鱼的免疫器官才算发育完善。”

“目前,我们实验室一方面继续做疫苗研发,一方面做拮抗菌(有益菌)筛选,通过口服直接投喂罗非鱼,在肠道定植定向增强免疫功能拮抗链球菌,达到整体免疫效果。”卢迈新认为,这应该是提高罗非鱼免疫力的较佳解决方案。他告诉记者,相关的研究工作有了新进展。

“对于罗非鱼链球菌病,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正确认识。出现病害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它从另一方面也会倒逼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从业门槛,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在与链球菌病害的长期较量中,卢迈新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行业的进步。

选育良种助力产业发展

渔农朋友赞誉“珠江所的卢教授是及时雨”,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罗非鱼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控上不断贡献最佳解决方案,还在于他为产业的发展选育优良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2020年12月5日,首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汇聚全国水产种业创新成果,向世界亮出水产种业“中国芯”,同时公布了2020年国家水产新品种,其中“粤闽1号”全雄罗非鱼备受关注。这是继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之后,卢迈新主持选育的第二个获得国家审定的罗非鱼新品种。

卢迈新介绍,罗非鱼“粤闽1号”目前已经在广东、云南、福建和海南等地区推广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粤闽1号’的优势很明显,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比一般罗非鱼高出2%~3%,很受加工厂欢迎。”卢迈新笑称,“这是一款专门为加工厂出口加工量身订做的产品。”

“从质量安全上看更胜一筹,‘粤闽1号’的整个选育过程中,与其它罗非鱼品种选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不用药物转性,这在种质上确保了不会存在药物(甲基睾丸酮)残留。”

“品种好不好,主要由市场选择,金杯银杯不如养殖户的口碑。”看到自己辛苦选育的新品种获得市场认可,卢迈新说,“感觉很开心,这么多年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选育出能赢得养殖户和市场认可的鱼,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粤闽1号’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推广试养很成功,虽然经常在广东和云南两地之间来回颠簸很辛苦,但能为我国边陲山区养殖户带去好品种,创造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也就实现了我们科研的价值。”卢迈新很欣慰。

“疫苗研发离成功推出市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卢迈新告诉记者,“所以,我们同时还在品种选育上并驾齐驱,寻求突破,做抗病选育,选育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

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卢迈新认为,我国罗非鱼养殖业是出口主导型产业,出口加工产品占比很大。“加工厂更加青睐出肉率高的罗非鱼,而市场上养殖的品种出肉率不太理想。”市场的生产需求是研究启动的推动力。他表示,“选育和推广养殖全雄罗非鱼,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的研究应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加快了优良品种的选育,通过选育和推广良种养殖,增加养殖效益,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罗非鱼现在行情比较低迷,思路决定出路,养殖户要根据市场风向调整养殖策略,可以尝试走特色路线,同时兼顾生态效益。”针对当前国内罗非鱼市场,卢迈新这样建议。

作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卢迈新在罗非鱼病害防控和良种选育上孜孜以求,贡献最佳解决方案,培育优良品种,正在为推动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14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