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先养草,草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天下塘看看,多了就要扯,少了就要补……”8月27日中午,汉川市里潭砚海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砚海来到虾塘,俯身捞起一把水草,开始指导前来参观学习的乡亲们。“老陈真是养虾的好手,一肚子主意,什么病都能治。”谈起陈砚海,乡亲们无人不服,“他还去大学里讲过课呢。”
里潭乡乡长曹俊杰介绍,52岁的陈砚海只上了一年小学,如今却屡屡被请上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讲台,创造出一个不小的奇迹。
事情还得从2016年3月说起。当时孝感水产局为了推广养殖小龙虾,在应城开办培训班,老陈是学员之一。开班的第二天,组织方带领学员参观一处染病的虾塘。“一个基地四口塘里出了问题,每天都要死300多斤虾。”老陈说,专家们诊断是小龙虾患病,需用抗生素。
老陈看了看死虾,又下到塘里用木棍测了测水位,提出不同意见:“水位1.4米,水位高水温低,虾是被冻死的,只要降低水位就行。”
这个观点令在场不少专家侧目,通过商议,专家组决定拿出一口塘将水位降至0.4米,其余三口塘泼洒抗生素。
3天后,用了抗生素的塘口小龙虾继续死亡,而降了水位的那口塘,死虾明显减少。
大字不识几个的老陈让大家刮目相看,孝感水产局领导当即拍板,让他为大家授课。
从未登过讲台的老陈有点发怵,时任汉川水产局副局长的余亮连夜为他编写好讲义。老陈手捧着讲义,更加为难了:“这上面的字我认识不了几个,怎么讲?”
看不懂别人写的,老陈决定自己写。
说到这里,老陈掏出随手携带的一个笔记本,“这是我记录的各类案例,难看的字是我写的,好看的是请别人代写的。”老陈不好意思地笑道。
记者看到,笔记本上记录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的虾塘“病历”,备注区则详细注明了治疗方案。
手持这个笔记本,老陈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授课。“‘土专家’讲课和专家还真不一样,他讲的内容教科书上一般查不到,全凭实践摸索积累。”台下的余亮惊喜过望,比如,如何控制龙虾繁殖密度?老陈说,用水位控制。这是什么原理?老陈讲:小龙虾沿着塘边挖洞,一层洞就是一层虾,水位高,虾就多,水位低,多数虾洞在水位上,没了繁殖环境,自然就不繁殖了。怎么防止虾蟹爬坡?他向学员们推荐红糖煮水后泼塘,像给人治病一样,补血补气。
从此,老陈的名声不胫而走,当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的邀请函就来了。“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学,还是去讲课。”老陈激动地回忆,“华农大开办特种水产养殖班,为一些养殖大户授课,还有不少大学生旁听。”登上讲台,看着台下乌压压的学员和大学生们,老陈定了定神,打开日记本,娓娓道来。
朴实的语言,独到的见解,一下子就抓住了学员们的心,下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围着老陈问个不停,留下联系方式,准备随时请教。
此后,武汉商学院、湖北工程学院等高等学府的邀请函如雪片般飞来。“两年里,我讲了几十堂课,收了上百个学生。”老陈颇为自豪地说,“这不,武汉商学院的邀请函又来了。”
这一身本事从何而来?老陈坦言:其实养虾并没有多少年头,2013年,老陈怀揣7000块钱到湖南某养虾基地打工,经过3个月的学习,老陈对养虾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听说江苏的技术更先进,又转战江苏,继续以打工为名“偷师”。
2014年,老陈学成回乡,开挖360亩虾塘,边养边学。他每天6点起床便泡在塘里,下午4点才回家。“当初没有经验,就看书。看不懂的地方就求儿子儿媳给我读。”老陈说,“其实有些问题,书里面也找不到解决办法。我就找以前湖南和江苏结识的老师们,征求他们的意见。”老陈回乡后在省内也去了不少地方,洪湖、潜江都有他的老师。
爱琢磨,好学习,敢于大胆尝试,老陈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一名“养虾能手”。
“老陈现在可是大忙人,除了在大学里讲课,还帮助乡亲们发展小龙虾产业。”里潭乡党委副书记廖汉文介绍,如今里潭乡虾蟹面积发展到近2万亩。“绝大部分村民都是靠特种养殖脱贫致富,这成绩离不开老陈。”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