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省内140多名小龙虾和优质稻产业的企业、合作社齐聚一堂,共商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区域公用品牌。
什么是虾稻共作、稻渔种养?
这种模式可亩产水稻500公斤左右、小龙虾等水产品100-150公斤,每亩纯收入少则2000元、多达5000元以上;相比单一种稻不仅生产效益提升2-4倍,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50%以上,降低甲烷排放7.3%-27.2%、二氧化碳5.9%-12.5%,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对破解“种粮效益低、农民增收难”问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辟了新途径。
2017年,湖北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生产面积达到497万亩、居全国第一,小龙虾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50亿元。
为什么要组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
然而,“规模大却品牌弱”“品牌多却散而小”成为制约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和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9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 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组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具体负责全省小龙虾、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等举措,推动打造具有湖北特色、有影响力的小龙虾和优质稻区域公用品牌。
根据文件精神,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引导组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等5家单位发起成立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
下一步这么干!
下一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还将指导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加强品牌管理,制定全省小龙虾、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品牌产品标准,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在全省逐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湖北小龙虾、优质稻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提升。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