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荆门市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部分农民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有了作为“新”农民的责任和意识。
岁末冬寒,不少农民家烧起了炉子,一家大小围坐在炉火边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清闲。
可沙洋县曾集镇孙店村年过五旬的村民官素珍却被同村的姐妹拉着当了7天的“学生”。
“大开眼界,真是大开眼界。”7天里,官素珍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与官素珍一同成为学生的还有孙店村和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普庵村的百余名村民。
让他们感慨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
转方式,培训课进村下田
“种田、养虾我们都是老把式,咋又要学?”进课堂时心里犯嘀咕的人还不少。
几天课程下来,嘀咕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学员们专注的眼神以及那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对了,还有手机里整段整段的上课视频。
此次开展培训的两个村各有特色。曾集镇孙店村是全市村级建制最大的行政村,总人口2892人,国土面积20.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63亩,种植水稻和油菜是该村村民最主要的收入。而团林铺镇普庵村则是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稻虾种养面积较大、从业农户比较集中的自然村。
按照国家政策专项实施要求,60岁以下、有志于稻田综合种养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社员被挑选出来,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就设在村头!
“我们希望能培育出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当地稻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创建和精准脱贫工作。”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孙立军说,此次培育课程和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
而这个不同,学员们马上就有了体会。
此次培育课程重点开设了职业农民精神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种养管理技术、产品营销策略、质量安全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等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课堂教学内容,全新的内容让农民学员们耳目一新。
“过去农村培训大多以生产种养管理技术为主,内容单一,农民受益面狭小。现在教学紧跟时代步伐,让农民掌握新理念、新思维、新技能和新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学员和村干部们都为课程点赞。
除了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也不一样。“分段式”“互动式”“参与式”“引导式”等现代“花式”教学,让农民学员们大开眼界。
在村里集中学习4天后,学员们又赴潜江市龙湾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中国(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华山小龙虾加工企业、小龙虾商贸城等生产经营场地进行了2天的实训和观摩学习。
开眼界,农业还能这样搞
“潜江小龙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几乎没有散户,抱团上市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普庵村学员李青说,7天的学习让他明白,融入合作社好好干,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7天、56个学时,经历了专业理论教学、综合素质教学、实训观摩、测试评价四个阶段,这些学员从心里开始产生变化——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单打独斗不靠谱,思维眼界要开阔,经营管理要加强,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适度生产是主流,只有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产业才有理想的前途和希望!
“培训学习收获太大了,认识了省内小龙虾养殖技术权威专家,学到了稻虾品种引进、田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找到了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更学到了现代种养理论理念和基地现代化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经验,还加入了全国‘云上智农’网和稻虾产业微信群,找到了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交流平台,回去发展稻虾种养的信心更足了,感谢国家给予农民朋友学习的机会。”孙店村学员孙平的培训感言代表了学员们的心声。
作为学员中的老大姐,孙店村学员官素珍和黄学芳思想转变之快,让人惊叹。“看了外地的高效经营模式后,发现我们现在的搞法已经落后了,我们村也有资源,完全可以创建家庭农场或办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有信心、有胆识,创业兴业不是难题。”
据初步统计,两个培训班110名农民学员中有30%的学员计划自办家庭农场,有40%的学员计划以资金和土地入股当地专业合作社,一股以稻虾种养为主业的发展热潮将从这里兴起。
2018年,我市开设了果冻橙产业发展、高油酸油菜产业发展、蜜蜂养殖、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等14个专业17个培训班。到2019年5月底,全市将培育1732名新型职业农民、5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管人才、5名新型职业农民师资人才。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推进,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深深扎进农民心里,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新”农民重新走向广阔的田野,他们以乐观向上的姿态,带着最新的知识,勾画出田野的新气象。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