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处处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记者在熊口镇赵脑村毛红林家庭农场看到,农场主毛红林的妻子杜艳艳正忙着在自家的虾池边修补虾网。暖阳之下,徐徐微风拂来,漾起的涟漪里倒映着杜艳艳的笑颜。
“三年前,我与丈夫靠着养虾种稻,渐渐找到了挣钱的路子,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知记者来意,性格耿直的杜艳艳讲起了自家的致富故事。
杜艳艳的两个女儿正是读书花钱的时候,父母也上了年纪,需要照顾。此前,她常年和丈夫在外务工,虽然算不上贫穷,但也与富裕无缘。
“现在村里正大力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大家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你们两口子不如回来办家庭农场种养虾稻,只要勤奋,收入比打工强,还方便照顾父母。”2016年,村“两委”班子得知两人回家,主动找上门,为他们提供致富门路。
“虾与稻互利共生,投入少、周期短、收益高。”杜艳艳告诉记者,以前没种养过虾稻,对这种模式不了解,村“两委”班子带他们去同村靠虾稻共作走上致富路的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走访,为他们宣讲特色种养政策,还特地请来了镇里的农技专家上门讲解技术,彻底打消了他们心中的疑虑。
有了项目,借了本钱,杜艳艳与丈夫说干就干。当年6月份,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55亩土地,开始尝试虾稻种养。“潜江龙虾世界闻名,只要用心养,肯定不愁销路。”杜艳艳对记者说,自从开始养虾,她和丈夫几乎天天都要到虾池走几趟,一有机会就向人请教养虾的经验。为了养好虾,夫妻俩还特地购买了大量的养虾书籍,潜心研究养虾技术,全面掌握了清池消毒、选购虾苗、投放饲料、防病治病等常规养殖的关键技术。
“虾稻就是一个‘金饭碗’,有它就有好日子!”杜艳艳乐呵呵地说,靠着虾稻种养,仅用了一年,他们就基本还清了借款,去年种养收益好,杜艳艳和丈夫还贷款买了小轿车,这对于夫妻俩来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走上致富路的杜艳艳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说:“这几年村里发展虾稻产业,变化可大啦,路变宽了,新房多了,车也多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老百姓的荷包变鼓啦。我们赶上了好政策,生活越来越好!”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