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饱满,有活力无病害,品质非常好。”4月26日一大早,1000公斤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从运粮湖管理区颜德满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出发,送到50多公里外的江陵县普济镇,受到当地养殖户的欢迎。
每年,该合作社要向江陵、松滋、荆门、汉川等周边县市及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输送优质虾苗10万多公斤。
这只是运粮湖小龙虾“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管理区虾农纷纷到外地拓展新天地,通过向外输送优质虾苗、发展虾稻共作模式等方式“走出去”。
魏岭办事处职工王孝虎就是其中的一个。3年前,他在江陵县滩桥镇江北农场流转了150亩地,实施虾稻共作模式。
“在外打工多年,也没挣到什么钱,听说养虾效益不错,就想试一试。”为了养好小龙虾,王孝虎在地头搭建了简易棚,每天吃住在田里。闲时,他还帮助当地养殖户检查水源、土壤,指导上水、投食、用肥等。而像他这样“走出去”的人,仅魏岭办事处就有20多人。
该管理区的“技术派”代表也活跃在“走出去”的路上。新场办事处大湖队职工王长城、南湖办事处杨林队王功松被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聘请为技术顾问,分别管理着近千亩的养殖基地。友爱办事处军河队职工严仲黎在推广小龙虾育养分离技术的过程中,成功试验了虾-鳖-稻共作模式、虾-黑鱼复合养殖模式,被市农广校聘请为小龙虾养殖培训班“乡土教师”,还多次受邀到江西、湖南、陕西等地进行技术指导。
在“走出去”的同时,该管理区小龙虾良好的养殖效益也吸引许多地方慕名前来。安徽省宿松县华阳河农场曾多次来运粮湖管理区考察学习虾稻产业。如今,华阳河农场通过“一稻三虾”生态种养示范,实现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错峰上市,走上了粮渔双收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仅仅两年时间,虾稻共作已经超过4万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阳河农场营销经理常超介绍,“一稻三虾”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提高了渔业收入。
据了解,该管理区已发展虾稻共作4.5万亩,亩平收益6000元以上,产值达10亿元。“接下来,我们将在支持小龙虾’走出去’的同时,大力扶持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绿亿园、波涛水产、一口香等一批品质优、效益好的农字号企业。”该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利用特有的富硒资源,打造富硒虾特色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单位产出效益。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