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农区的春播因为农民外出务工增多而变得逐渐安静。而在淮河源头桐柏山里,伴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往日安静的春播又热闹起来,从“稻农”变身“虾农”的农民还把春播会从地头开到了县政府的大楼。
山桃花初露尖角,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桐柏山下的稻田开始苏醒,一眼望去,春机盎然。南北气候在此分界,但守着好水好田,桐柏县的传统稻农中不少还是贫困户。
桐柏县毛集镇石河村的郑杰就是其中之一。两年前,在政府脱贫攻坚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下,郑杰从“稻农”变身“虾农”,稻田坑塘里开始学“种虾”。他不仅甩掉了贫困帽,还当上了养虾专业户代表,有机会坐在政府大楼里和县乡干部、农企负责人一起分析市场、商量扶持政策。
来县里开会前,和全县的虾农一样,郑杰跟着专家已经在地头学习了虾田春季管理。拿着厚厚的一沓技术明白卡,坐在政府的会议室里,郑杰感觉“这样的机会很宝贵”,因为“养虾与种稻不一样,技术要求高。”
“目前,国内每年的小龙虾需求有190万吨,而产量不到100万吨,再加上向国外出口的缺口还有30万吨,小龙虾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作为桐柏小龙虾养殖的龙头之一,河南绿土地农业公司董事长马千里的分析,让会场的虾农频频点头。
平氏镇新庄村是养虾先进村,2018年还举办了龙虾节。“全村已建成4个标准养殖场,总面积700余亩,养殖户贷款超过500万元。”新庄村村干部的介绍,让许多想养虾却没有资金的贫困户眼前一亮。
会上有经验,也有“辣味”。一些虾农和乡镇干部反映,农村部分水利设施老旧,提高了农民养虾的成本。虽然是国家贫困县、财政穷县,桐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小龙虾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丁严冰现场向养殖户承诺,“今年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奖补范围和力度,贫困户自养一亩奖1000元,规模连片发展每亩奖200元到400元。”
虾农有呼,政府有应,打消了发展顾虑。“同样是稻田,养虾更赚钱,”郑杰说,现在养虾的信心更足了,而且“不能光自己挣钱,回去也要发动身边的亲戚来养殖。”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作为山区贫困县,近年来全县确定了“茶、虾、艾、菌”四大特色扶贫产业,帮助许多农民实现了增收脱贫。
截至目前,桐柏县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6万亩,5000余人从事小龙虾生产,“稻虾共作”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而且还帮助2705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