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武汉,酷热消退后的雪松路迎来了一天中最喧嚣的时刻,这条闻名遐迩的美食街,林林总总各色餐馆,其中一家人气格外火爆。
食客:老板,还要等几长时间啊?
老板:蛮快!蛮快!
为了一口食物,甘愿忍受漫长的等待,是怎样的一道菜,具备如此强大的诱惑?
旺油焖烧,鲜香四溢,一剥一嘬一咬,两手的油光,一嘴的唇齿留香。小龙虾——火遍大江南北的“国民美食”关注潜江吃喝玩乐。
小龙虾,本是外来物种,它生存能力超强,繁殖迅速,因为习惯在堤坝打洞,还经常咬死鱼虾、祸害庄稼,曾一度令人头疼不已。可现在,它却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年产值高达三千多亿元。而“千湖之省”的湖北,小龙虾的产量则雄踞榜首!
一只小虾子,成长为一个大产业,故事还得从一段往事说起。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普通的傍晚,代号“五七厂”的江汉油田,一群满身油污的石油工下班了。一天劳动下来,最放松的消遣就是钓龙虾。大家拿绳子缠上饵料,在田埂上坐等片刻,大大小小的龙虾纷纷上钩。
“老家的儿时的玩伴都在钓虾。那个时候我也参加到钓虾队伍,当时只吃虾球。”
李代军,人称“小李子”,夫妻俩盘了一间小门面做餐饮,擅长“油焖仔鸡”。一次偶然,焖锅里掉进了一只小龙虾,尝了一口的李代军,拍手叫绝。从此,“油焖大虾”成为了他家的招牌菜。
“当时我住的小区里的职工一般都是四川人吧,比较爱吃辣,比较能接受我这个味道,所以当时就是从五七这个地方慢慢吃,慢慢宣传。1998年到2002年期间。基本上我们周边各个城市都来吃。”
一传十,十传百,“油闷大虾”的名号越做越响,带火了五七大道一条街。再后来,“油焖大虾”走出江汉平原,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关注潜江吃喝玩乐。
凌晨4点,潜江市老新镇秀河村,水乡的宁静被摩托声打破。身穿防雨裤、头戴探照灯,35岁的张国好赶到自家的水塘边。从龙虾精养池中提起虾笼,将个头大的挑出来。张国好要抢在日头出来前,捞完今天的虾。
“因为收虾子的人早上6,7点就会到村里来,我必须这个点起来捞。每天的话,好的时候卖个万把块钱,不好的时候也有1千块钱。”
活蹦蹦的小龙虾,从水塘到市场,不消一顿饭的功夫。
“我们现在已经发往380个城市,我们交易中心有三个,里面有580个左右的商户。收过来的第一时间在分拣台进行打包分拣。这里是四川的,成都的凤凰立交,大概13个小时就可以运送的。”
说话的是潜网集团讲龙虾交易中心董事长康峻,说话间,他身后的档位已经打包了一两千斤龙虾,这样的大买卖,对很多商户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这里是潜江“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北京、宁波、重庆、广州……全国各大城市的牌子下面,装满白色箱子的车辆正整装待发。一天几万斤的销量,价格涨跌瞬息万变,外来客商来这儿走一遭,行情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
而十多公里外,湖北莱克集团,小龙虾的这桩生意已经做到了海外。每年六到八月,“楚江红”小龙虾,从潜江出发,24小时内送抵上海杨山港。
装进冷链集装箱,登上远洋货轮。一个月后,荷兰、丹麦、瑞典、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超市里,产自中国潜江的小龙虾,新鲜上市!
又是一个日出前的早晨,秀河村的水塘边满是虾农们忙碌的身影,大家头上的探照灯聚拢在一起,亮成一片。
李红华:国好,今天虾子卖了多少?
张国好:60斤……
他叫李红华,是镇里下派的精准扶贫驻村书记,3年前村里开始打造万亩虾稻共作基地,李红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贫困户张国好:“赶快回来养虾。”
“国好是个非常能吃苦的孩子,经过两年的努力,仅2020年上半年,他就赚了20万元。下半年保守估计能赚7.8万。全年收入接近30万元。”
今年8月,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9600元,李红华脸上挂满了笑容。他说,虾农们每天起早贪黑,等的就是这一天关注潜江吃喝玩乐。
风乍起,小龙虾舞起双钳,张国好突然有了感触,他说,贫困已是昨天,致富就在眼前。
“明年准备买辆车去接媳妇。在结婚之后,我想把养殖面积扩大,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扛过去,年轻人嘛,不怕苦不怕累,一定可以成功。”
来源:湖北之声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