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龙虾,能掀起多大的“浪”?锦团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王波的回答是:“浪里淘金,钱景无限。”
10年探索试水,四川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团碑村小龙虾养殖从无到有,遍地开花,规模达1000余亩,形成了“虾-鸡-乡村游”一条龙产业链,让这个偏僻的昔日贫困村渐渐名声在外,小龙虾产业兴村富民成效正逐渐显现。
稻虾养殖,业主钱包鼓了
几十亩水田梯次绵延开去,田里矗立着一茬茬稻秆,春日暖阳下,三五成群的小龙虾或趴伏在田埂边,或爬上稻茬,慵懒地晒着太阳。
3月17日,资阳日报走基层记者慕名来到祥符镇团碑村四组王波经营的农家乐,听他分享创业故事。
“我们的虾子跟一般虾子不一样哦。”坐在水田边的农家乐里,泡上一杯清茶,王波打开话匣子,“我们养的是稻虾。”
2007年,在外奔波打工的王波带着学到的养虾技术,与妻子回到老家,租上几十亩水田,开始了他的养虾路。十余年探索,从王波的单打独闹,到全村规模养虾,团碑村小龙虾养殖已达1000余亩。
“养小龙虾是个技术活,需要创新。”行走在田埂边,王波不时俯身查看水质和虾子活动情况。经过摸索,近年王波开始了稻虾养殖,种一季稻谷,全季都出虾。稻虾养殖模式,不仅改善了虾田水质,让虾子少生病,还为其生长提供了额外的饵料,而虾子养殖又反过来促进了稻田土壤的改善,利于稻谷的生长,实现了双赢。
去年,王波的800亩虾田出产的锦团大米深受市场欢迎,均价3元一斤。而虾子平均卖到35元一斤,仅此一项就收入三四十万元。“今年小龙虾行情不错,一斤平均能卖45元,我们在成都、重庆市场都有专供点,平均每天出货百多斤。”王波说。
经营农家乐,带活产业链
去年,来王波稻田钓虾钓鱼的人渐渐多起来了,不少是从资阳城里开车来的市民。
“夏天,太阳又大,钓了虾子不少游客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也没吃饭的地方。”一些游客建议王波开个农家乐。
王波说,现在办起了农家乐,来此玩耍游乐的游客不仅有吃饭喝茶的地方,他们还提供土灶油盐,游客可自己加工虾子。随着乡村游越来越红火,如今来此钓虾的游客除了买虾,有些更喜欢买点土鸡土鸭带回城,而团碑村是养殖大村,家家户户都养鸡,也有规模养殖户,这让该村产业路子走得更宽广。
团碑村村主任付安忠告诉记者,目前加入锦团小龙虾养殖协会已有28户村民,带动了各类散养户50多家,通过协会的统一培训、统一技术和饲料,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是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市场议价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付安忠说,去年团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成功摘掉了贫困帽,今年是村子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关键一年,通过大力发展小龙虾等农村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好。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aysz01.com/archives/56047.html